醫療常識★睡不好、頭痛恐因尾端鼻中膈彎曲造成?!鼻閥重建手術徹底改善!

睡不好 頭痛恐因尾端鼻中膈彎曲造成?!鼻閥重建手術徹底改善!

資料來源/耳鼻喉科巫清隆醫師
四十歲的李先生長年因過敏性鼻炎及鼻中膈彎曲而容易鼻塞,隨著年紀增長,甚至出現了頭痛及難以入眠的問題,三年前在醫師的評估及建議下接受了常規的鼻中膈及鼻甲手術,術後鼻過敏及鼻塞症狀確實大幅改善,但還是明顯感到
左側鼻塞,尤其疫情爆發後整天戴口罩,時不時會有吸不到氣的感覺,甚至引發頭痛,此外睡著後仍會不自覺張口呼吸,導致半夜因起床時咽喉乾痛而醒來。李先生在接受詳細檢查後,發現可能是尾端鼻中膈彎曲所導致。
  
睡不好 頭痛恐因尾端鼻中膈彎曲造成?!鼻閥重建手術徹底改善!睡不好 頭痛恐因尾端鼻中膈彎曲造成?!鼻閥重建手術徹底改善!圖片由巫清隆醫師同意授權
尾端鼻中膈是甚麼?開完鼻中膈手術後仍會鼻塞?
鼻中膈指的是分開兩側鼻腔的中間隔板,這片隔板一路從最前方的鼻中柱延伸到鼻腔的後鼻孔,是由兩側的鼻黏膜包覆著中間的骨板及軟骨所構成,如果以三明治來比喻,兩側的白吐司就是鼻黏膜,中間的內餡就是骨板及軟骨。常規的鼻中膈手術方式大多是經由一側鼻黏膜切口去移除中間彎曲的骨板及軟骨,再以鼻中膈縫合或鼻填塞等方式將保留下來的兩側鼻黏膜重新黏合,移除彎曲的鼻中膈可改善受阻的鼻氣流,進而減少鼻塞症狀。

常規鼻中膈手術需注意不可過度移除骨板及軟骨,尤其靠近鼻樑、鼻頭及鼻中柱之1公分以內的鼻中膈務必保留,從鼻樑連接到鼻頭再轉折向下往鼻中柱連線如同一個倒過來的英文字母「L」,此範圍內的鼻中膈在醫學上稱為「L型支柱」,若破壞L型支柱可能會造成術後鼻頭塌陷或馬鞍鼻等外觀改變的後遺症。

而所謂的「尾端鼻中膈」則泛指靠近鼻孔處支撐鼻頭高度的鼻中膈,或者可說是最前端的鼻中膈,就在鼻頭正下方,也就是L型支柱的短邊,尾端鼻中膈是常規鼻中膈手術須避免移除的範圍,也因此當患者有尾端鼻中膈的彎曲時,前段所述的常規鼻中膈手術是無法處理的,故此處的彎曲就有可能造成患者接受常規鼻中膈手術後仍會鼻塞的問題。
尾端鼻中膈不可移除,有辦法矯正?
可以的,但必須以微創鼻整形手術的做法,醫學上亦稱作鼻閥重建手術,在保留尾端鼻中膈高度的同時,將其進行移位並固定,若外觀無明顯歪斜者,可將手術切口做在鼻孔內部而無外部傷口,手術有許多細節必須注意,若有這方面的困擾,建議找專業的耳鼻喉科醫師諮詢。

李先生在醫師的建議下接受了鼻閥重建手術,在清除鼻填塞物後,左側鼻塞症狀完全消失,終於可以「吸」飽睡好」了!


【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查看原始文章>>

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相關推薦

不少研究及統計數據指出,體重過重及肥胖盛行率會隨著年紀增長而攀升,進而導致許多心血管及其他相關慢性疾病,也盤據在國人10大死因名單內。其中,長輩因老化而造成的「肌少型肥胖」,更是邁入高齡化社會的台灣值得重視的問題。 隨著年齡漸增,即使體重及BMI數值不變,人體內物質的組成也會不同,肌肉量會慢慢流失...

閱讀詳情 »

許多人喜歡運動時飆汗的感覺,因為汗流的越多,就越覺得達到效果,但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汗水的多寡與運動的強度或是燃燒多少卡路里不一定有關。 聯新運動醫學中心主任林頌凱指出,汗水的多少與個人體質有關,有些人就算不運動,天氣炎熱時坐著也會滿頭汗。國外研究也發現,如果體重較重,身體會產生...

閱讀詳情 »

紅斑性狼瘡好發於年輕女生,症狀嚴重會影響身心,需持續用藥。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發現,免疫療法不僅可以治療癌症,也具有治療自體免疫疾病的潛力,研究人員發現,NLRP12先天免疫檢查點如果沒有適時剎車,免疫系統可能反過來攻擊自身正常細胞。 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助理教授陳斯婷指出,人體的防...

閱讀詳情 »

乳癌位居女性癌症發生率首位,阮綜合醫院乳房外科劉宗瑀醫師提醒,為早期發現癌蹤,除了每月定期自我檢查外,逾45歲以上婦女每2年應主動接受乳房X光攝影檢查;然而,年輕女性也別輕忽乳癌篩檢的重要性,可諮詢醫師選擇乳房超音波檢查,以期能早期發現異常病變徵兆,及早治療方能重拾健康。  乳房X光攝影檢查是早期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