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側鼻塞,尤其疫情爆發後整天戴口罩,時不時會有吸不到氣的感覺,甚至引發頭痛,此外睡著後仍會不自覺張口呼吸,導致半夜因起床時咽喉乾痛而醒來。李先生在接受詳細檢查後,發現可能是尾端鼻中膈彎曲所導致。
【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資料來源/耳鼻喉科巫清隆醫師
四十歲的李先生長年因過敏性鼻炎及鼻中膈彎曲而容易鼻塞,隨著年紀增長,甚至出現了頭痛及難以入眠的問題,三年前在醫師的評估及建議下接受了常規的鼻中膈及鼻甲手術,術後鼻過敏及鼻塞症狀確實大幅改善,但還是明顯感到尾端鼻中膈是甚麼?開完鼻中膈手術後仍會鼻塞?
鼻中膈指的是分開兩側鼻腔的中間隔板,這片隔板一路從最前方的鼻中柱延伸到鼻腔的後鼻孔,是由兩側的鼻黏膜包覆著中間的骨板及軟骨所構成,如果以三明治來比喻,兩側的白吐司就是鼻黏膜,中間的內餡就是骨板及軟骨。常規的鼻中膈手術方式大多是經由一側鼻黏膜切口去移除中間彎曲的骨板及軟骨,再以鼻中膈縫合或鼻填塞等方式將保留下來的兩側鼻黏膜重新黏合,移除彎曲的鼻中膈可改善受阻的鼻氣流,進而減少鼻塞症狀。
常規鼻中膈手術需注意不可過度移除骨板及軟骨,尤其靠近鼻樑、鼻頭及鼻中柱之1公分以內的鼻中膈務必保留,從鼻樑連接到鼻頭再轉折向下往鼻中柱連線如同一個倒過來的英文字母「L」,此範圍內的鼻中膈在醫學上稱為「L型支柱」,若破壞L型支柱可能會造成術後鼻頭塌陷或馬鞍鼻等外觀改變的後遺症。
而所謂的「尾端鼻中膈」則泛指靠近鼻孔處支撐鼻頭高度的鼻中膈,或者可說是最前端的鼻中膈,就在鼻頭正下方,也就是L型支柱的短邊,尾端鼻中膈是常規鼻中膈手術須避免移除的範圍,也因此當患者有尾端鼻中膈的彎曲時,前段所述的常規鼻中膈手術是無法處理的,故此處的彎曲就有可能造成患者接受常規鼻中膈手術後仍會鼻塞的問題。
尾端鼻中膈不可移除,有辦法矯正?可以的,但必須以微創鼻整形手術的做法,醫學上亦稱作鼻閥重建手術,在保留尾端鼻中膈高度的同時,將其進行移位並固定,若外觀無明顯歪斜者,可將手術切口做在鼻孔內部而無外部傷口,手術有許多細節必須注意,若有這方面的困擾,建議找專業的耳鼻喉科醫師諮詢。
李先生在醫師的建議下接受了鼻閥重建手術,在清除鼻填塞物後,左側鼻塞症狀完全消失,終於可以「吸」飽睡好」了!
相關搜尋: 醫療常識醫療保健常識與病狀醫學常識心臟缺氧醫學常識問答題醫療常識諮詢醫學常識婦女醫學常識器官醫學常識醫療小常識醫學小常識致命的醫學常識家庭醫學常識
相關推薦
睡不著?睡不好? 恐體內「2大荷爾蒙」失控擾你清夢
▲(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想睡睡不著?睡了卻也睡不好?根據2017年台灣睡眠醫學學會調查,全台有1成人口受到慢性失眠症所苦。到底為什麼睡不好,醫師提醒,影響睡眠的因素眾多,不良的生活習慣,包括睡前抽菸或進食、咖啡因、酒精、少運動、睡前使用3C產品等之外,壓力與...
閱讀詳情 »醫美10月「除斑潮」來了! 甩夏日曬斑又怕反黑有7天黃金期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夏天過後,醫美診所「除斑」一族漸漸湧現!國內醫美診所觀察,近期求診要求除斑的民眾增加快速,主要就是因為夏天跑戶外活動、曝曬導致的曬斑,或因體質問題產生的雀斑。醫師提醒,雷射除斑雖然便捷。但淺層斑點容易受紫外線影響而變化,術後如果沒有做好妥善保養或防曬,小心「反黑」找...
閱讀詳情 »109年公費流感疫苗接種對象
今 (109) 年度公費流感疫苗已於10月5日正式開打,根據疾病管制署資料指出,今年度公費流感疫苗將開放9大族群接種,提醒資格符合的民眾應儘早施打,以降低日後染病風險。 109年公費流感疫苗施行對象為以下9大族群,包括: 1. 滿6個月以上至國小入學前幼兒。 2. 國小、國中、高中、高職、...
閱讀詳情 »和孩子關係不夠好? 調查發現:親子一起運動孩子情緒穩定度較高
▲(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和孩子關係不夠好?快一起親子運動吧!董氏基金會今(6)日公布國內最新一項調查結果指出,運動不僅有益身體健康,親子一起運動還能提升彼此的身心健康,因為與父母一起運動的孩子,情緒穩定度較高;而過往調查也顯示,父母每周與孩子運動的次數越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