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睡前不要躺著滑手機 研究:影響睡眠週期

睡前不要躺著滑手機 研究:影響睡眠週期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睡前盡量不要滑手機!國衛院日前公布研究結果指出,使用手機會延後入睡,並減少總睡眠時間。更重要的是,睡前使用手機僅佔每日使用總量14.3%,卻對全日作息影響佔44%。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林煜軒醫師表示,睡眠周期與精神健康、代謝症候群和癌症有關,建議睡前1小時不要滑手機。

睡眠不規律傷健康 手機APP自動記錄

林煜軒解釋,2017年諾貝爾生醫獎頒給「控制生理時鐘的分子機制」,指出不規律的睡眠作息,可能會增加罹患生理、心理疾病的風險。在3C產品盛行的年代,對喜歡睡前滑手機而晚睡的人來說,是一個警訊。

目前市面上各種監控手環等儀器,通常紀錄許多資訊,卻很難真實捕捉到人的「行為」。因此,台大醫院、馬偕醫院、淡江大學與交通大學聯合團隊,開發了一款手機APP「作息足跡」(Rhythm)。

林煜軒解釋,此款APP是全自動背景程式,耗電量極低,在安裝後,即可全自動化收集整天手機活動紀錄,並且從中推算出睡眠時間。「與過去須手動紀錄相比,可以精準計算睡前使用手機對睡眠的影響。」而且請受試者與app紀錄比對,一致性達83%。

每天使用手機1小時 睡眠時間減少5分鐘

分析61名20-56歲上班族和學生後,林煜軒團隊發現,一整天手機使用時間,每增加使用1小時,就會延後入睡時間4.9分鐘,並減少5.5分鐘的睡眠時間。不僅如此,睡前使用手機時間雖僅佔全天使用時間14.3%,對睡眠週期延後的影響力,卻佔整天手機光源曝露的44%。

「光照對睡眠影響很大,特別是手機光源因直射眼睛,比日光燈影響更大。」林煜軒強調,雖然每個人的生理時鐘不同,但是褪黑激素分泌的時間都在半夜,「比起白天使用手機,睡前使用手機的影響最大,恐會改變身體荷爾蒙分泌。」不僅容易使精神疾病復發,也易促發高血壓、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另外,生理週期混亂也與乳癌和大腸癌有關,和發炎性疾病也拖不了關係。

醫師建議,晚上9點後最好不要觀看任何電子螢幕,或者睡前1小時不要使用,如果非使用不可,「不要躺著使用手機,把工作與休息的姿勢混淆,對健康更不利。」民眾可以選擇閱讀紙本書籍替代。

醫學結合IC 期望成健保處方

研發該APP的淡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李揚漢補充,該APP記錄作息及睡眠時間的基本原理,是依據手機螢幕的開與關,而且演算法能把收簡訊、接電話等被動使用過濾掉。

對於電機跨到醫學領域,他說,「少講資訊的事,多聽其他領域的專業就對了。」他更透露,該款程式申請3項專利,已經有芬蘭新創團隊在接洽,未來更希望此款程式可以變成健保署的處方籤。

【延伸閱讀】都是大人「隨便洗手」惹禍? 3歲娃狂拉肚子脫水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74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本土3家新冠疫苗廠研發競賽中,原先領先的國光生技確定無法在年底之前啟動2期臨床試驗,3億元補助金必須打8折,聯亞也是如此。指揮官陳時中在今天(30)日記者會上,宣布高端疫苗有條件核准第2期臨床試驗,只要在31日補件,就能領取3億元補助金。 依疾管署臨床補助辦法,明年1...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冠疫苗採購,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0)日終於公布資訊,最早明(2021)年3月將會新冠疫苗入台,總數量約2千萬劑,希望能增加到3千萬劑,反觀國內自產疫苗,展開1期臨床試驗3間廠商,僅1間有條件核可第2期臨床實驗,1間再審查,1間建議重新試驗,簡單來說,國產疫苗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2019年12月31日當晚,疾管署署長周志浩、副署長莊人祥、羅一鈞,3人開啟首次新冠肺炎記者會,至今(2020年12月30日),正好經歷1年,期間全台灣全民靠著團結,讓世界受病毒廣泛侵襲下,台灣猶如桃花園般安全,但許多隱形不為人知的防疫英雄,指揮中心防疫1周年紀錄片,...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2021年台灣邁向「鎖國」!今(30)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日前華航CI082英國回台班機,機上發病第792例青少年,病毒培養基因分析確認,就是英國變種病毒,指揮中心立即宣布,1月1日開始,外籍人士限制入境,包含港澳與大陸人士,1月15日起本國籍居家檢疫也會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