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研究:中西醫併行治中風 降低6成復發率

研究:中西醫併行治中風 降低6成復發率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近日一篇登載在國際醫學期刊《Medicine》中的「針灸可治療中風」一文,是此期刊創刊以來的第一篇中醫論文,文中指出,若是中風患者若同時接受中西醫治療,將來再次發生中風的機率約可減少6成!
對此,台南醫院中醫科鄧佳明醫師表示,因中風是屬於腦部血管的病變,患者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神經功能障礙,如,四肢無力、軀幹偏癱、口齒不清晰、眼歪嘴斜等,鄧佳明醫師表示,目前臨床上治療多以西醫為主,待患者的生命徵象穩定後,就可加入中醫針灸治療,可改善中風所帶來的後遺症,促進感覺神經的恢復。
中西醫治療中風 可降低再次罹病機率
有部分的中風患者會有食慾不振、便祕與腹脹氣等腸胃症狀,也可靠中藥來治療、緩解症狀。鄧佳明醫師指出,根據論文研究表示,中風患者若同時接受中、西醫治療,將來再次發生中風的機率約可減少六成。
針灸刺激穴道 通則不痛
中醫治療除了服用中藥之外,也可利用針灸來刺激人體經絡的穴道。鄧佳明醫師解釋,經絡在中醫認為是人體內氣血運行的通道,針灸穴位有雙向調節功能,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又可疏通氣血與調和陰陽,使五臟六腑功能正常運作,提升人體自我調節的能力,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而且,氣血循環不良,不通則痛,利用針灸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一旦通了,則不痛。
針灸屬於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根據近代研究顯示,針灸可以刺激人體分泌腦內啡,有效緩解疼痛。雖然在解剖學上找不到穴位的實質結構,但循經取穴透過針灸來治療疾病確實有一定效果;早在1970年代起,世界衛生組織(WHO)就已開始研究「針灸療效」,在90年代後期,提出64種針灸適應症,更在2010年將針灸正式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由此可見針灸被國際所重視。
但醫師提醒,中風患者利用針灸治療,可有效改善後遺症,並降低中風再復發率,大部份的中風患者與一般人都可進行針灸療法,但若有凝血功能障礙、懷孕婦女與低血糖,或畏針等患者則不適合。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55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52歲的鄭小姐,身高161公分,體重68公斤,BMI值26.2,屬於體重過重,更因體重沒有控制,罹患糖尿病,需規律服藥控制血糖,鄭小姐因此嘗試過許多減重方法,曾自行選購市面常見的減重膠囊,雖然暫時抑制食慾,體重下降很快,但後續出現心悸與手抖的症狀,再加上精神不濟無法正常工作,因此停藥,結果體重不但回...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中報導】26歲陳先生日前起床照鏡子時,發現臉歪嘴斜、耳朵疼痛,甚至一度會聽不見,擔心自己腦中風,趕忙到亞大醫院急診,經醫師研判並非單純顏面神經失調,透過詳細理學及神經學檢查,發現耳朵旁有多顆水泡,確診為帶狀疱疹引發「侖謝亨特氏症候群」,經藥物治療後,患者笑說:「五官終於回到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近來資深藝人巴戈因胰臟癌離世,事實上,胰臟癌又有「癌中之王」之稱,主要因初期沒有典型及明顯症狀,且佔8成以上的胰臟癌患者都因發現時已晚而無法動手術。樂生療養院施玲娜院長指出,胰臟癌存活率低,即使手術恢復狀況也是所有癌症中最差的,因此若出現黃疸、腹痛、背痛、食慾不佳、體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為守護東部婦女的健康,台灣彩券、中國信託基金會與應柴秀珍女士紀念基金會共同捐贈一輛子宮頸抹片檢查車給門諾醫院。門諾會醫療財團法人總執行長張文信表示,在這寒冷的天氣中,感謝善心人士的愛心,不僅為醫院注入一股暖流,對於偏鄉地區婦女抹片的服務以及醫療保健可近性的提升將有很大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