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研究:腸道感染加劇阿茲海默症病情

研究:腸道感染加劇阿茲海默症病情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阿茲海默症是一種最常見的神經退化性失智症,好發於65歲以上老人,在台灣,80歲以上老人每5人即有1人罹患此病。β類澱粉蛋白沉澱在大腦,引起大腦神經元發炎,被認為是造成阿茲海默症的主因;然而,引起大腦發炎的源頭也可能來自於腸道。國家衛生研究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莊志立研究員團隊透過果蠅動物模式,發現腸道與大腦交互調控阿茲海默症的機制,此二個器官間的交流對話,可透過腸道感染並動員免疫血液細胞,吸引這些免疫細胞到阿茲海默症腦部,並影響神經退化。

腸道菌相失衡 加速阿茲海默症病程

近來許多研究顯示腸道與大腦之間有密切的溝通,並有文獻發現一些精神疾病,例如憂鬱症或精神分裂症,都與腸道菌相的失衡有關,然而其間作用機制仍然有待發掘。莊志立研究員大膽假設,腸道菌相的失衡或許會加速阿茲海默症的病程。歷經五年研究證實,腸道菌相的失衡,的確會加劇阿茲海默症大腦神經退化的病程,此一前瞻創新的研究成果獲得國際高度青睞,已於2017(今)年6月20日刊登在國際頂尖科學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莊志立研究員表示,雖然目前研究看到的是腸道對大腦的負面影響,但若純粹只以兩者溝通的角色來思考,此研究發現也暗示著腸道與大腦之間的免疫溝通,是一種控制大腦發炎以及神經退化性的重要機制;因此,並不排除腸道也可能正面影響大腦的健康。

或許利用調控腸道間接改善大腦

因為全球人口快速高齡化,阿茲海默症已成為許多已開發國家重要的流行病症之一。令人憂心的是,迄今並未研發出有效的藥物可以治癒或減緩阿茲海默症的病程。未來若經進一步研究證實,或許可以利用藥物或飲食運動調控腸道功能,間接改善大腦健康。屆時治療阿茲海默症,就不需要依靠藥物穿透腦血屏障進入大腦,而是透過改變腸道與大腦的免疫溝通,就能減緩阿茲海默症病程。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419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肌瘤幾乎是現代女性的文明病,據研究顯示超過35歲以上的女性,大約有一半的人腹內都藏有子宮肌瘤,其中有部分患者會伴隨經血量過多、經痛、腹痛、頻尿,更有可能導致不孕症等症狀,但大部分女性是完全沒有明顯症狀,通常是在健康檢查時才意外發現,因此很容易被忽略。子宮肌瘤百百種 妳是哪一種台北中山醫院副院長暨生殖...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李蔚萱/台北報導】本土疫情自5月以來,孩子們歷經遠距上課接連放暑假,最近終於重返校園實體開學,結束長達3個多月的居家防疫生活。然而前些日子遠距教學,使得學童接觸3C產品的時間拉長,用眼過度的後果是視力拉警報,近視加深的程度較以往開學同期增加許多。 晶盈眼科醫師莊宗憲表示,隨著新冠肺炎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偏頭痛只是比較嚴重的頭痛嗎?台灣頭痛學會陳韋達理事長指出,許多人有對偏頭痛存有迷思,認為偏頭痛只是比較嚴重的頭痛,甚至誤解偏頭痛只是一個症狀而非疾病,從而輕忽治療的重要性。如果頭痛嚴重生活或經常發作、且無法以一般止痛藥控制時,偏頭痛是可採取預防性措施,來降低發作的頻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一開始只是躺下摸到肚子有硬塊,以為只是便祕,也沒有其它不舒服,沒想到竟是卵巢癌第三期…」35歲小庭回憶被確診後,自己上網搜尋了很多資料,看見其它癌友經驗分享卻讓她更焦慮,雖然醫護人員在治療前,都會說明整個治療流程,但是很多醫學名詞對初診斷的病人來說有聽沒有懂,讓她十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