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研究:跑馬拉松和不運動者壽命竟差不多

研究:跑馬拉松和不運動者壽命竟差不多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大眾都知道運動對身體的好處,像是能減少糖尿病、心臟病風險。因此近年來許多人風靡路跑、馬拉松,但對於這種長時間使勁的快跑活動,丹麥的研究人員卻提出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跑馬拉松和不運動的人壽命是差不多的,這讓許多熱愛長跑的人大為驚訝。 

此研究是由丹麥的研究人員在超過12年,追蹤了超過1千名健康的跑者、和大約4千名不喜歡運動的人,發現1千名跑者當中有36人是喜歡跑馬拉松的人,但其中2人已過世。因此他們指出適度慢跑者的平均壽命,比平時不運動的人的壽命要長,但長時間快跑,如跑馬拉松的人則不一定!

長跑運動超過極限  心血管壓力大

何謂長時間使勁的快跑?他們解釋,喜歡跑馬拉松的人就算,即時速超過了每小時11公里,且每周跑步的時間超過4小時,或每周跑步次數超過3次、當次跑步時間超過2.5小時的人都算超過。

專家指出,馬拉松一旦超過極限,不僅會造成運動傷害,也可能無形中給心血管過度的壓力,這樣等於抵銷運動的好處,但我們不能因此認為跑馬拉松是不好的,不應該去跑,建議想跑的人可每隔一年去做一次心臟檢查,以防猝死等意外發生!

馬拉松訓練採漸進式 以防休克猝死

對此國內醫師也提出些看法,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復健科李偉強醫師說,想要做馬拉松等長跑訓練,建議還是採取漸進式,先觀察自己的體能狀況、心跳、血壓是否堪負荷,再逐步提高距離、速度,切莫因好勝心,即使途中不適還硬跑,以免造成休克或運動傷害。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5歲的凃小妹就讀幼稚園大班,平時說話含糊,經醫師評估發現診斷為語言發展遲緩,醫師建議進行語言治療,經過3個月的個別語言治療,凃小妹構音部份已完成矯正,而且認知能力增強。就讀中班的蔡小弟發音不標準、俗稱臭乳呆,經醫師評估診斷為構音異常,醫師建議進行語言治...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減輕血管功能疑慮,心血管支架升級了!一位45歲的陳先生因心肌梗塞至急診就醫,經診斷為右冠狀動脈下壁心肌梗塞,同時發現左前降支嚴重狹窄,使用全吸收式生物血管模架,術後第2天即出院,後續門診追蹤恢復狀況非常好。 外來物質放心臟 恐會傷害血管 冠狀動脈疾病為全球十大死因第...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周董病」害得我好苦!頸椎嚴重變形、無法抬頭直視前方,吞嚥困難甚至影響呼吸的澎湖青年阿成,從國三開始不斷飽受僵直性脊椎炎病痛所苦,6年前在台北開了兩側髖關節置換術及腰椎矯正術,雖然身形及活動都有改善,但頸椎變形卻逐年惡化,更發生吞嚥困難及呼吸不順等狀況,歷經2次艱鉅...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往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醫生,我的雙手常感到有灼熱、腫脹感,連看書時簡單的翻頁都很吃力!」一位上班族女性在打掃家裡後,產生手掌側麻痺的症狀,感覺麻痺的部位分別是在手部的掌側的大拇指、食指與中指,就醫後才知道原來是神經受到壓迫而導致腕隧道症候群。 手部局部燒灼、麻痺、脹痛甚至無力 衛生福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