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破解癌細胞血管增生詭計 導正腫瘤微環境增強免疫療法

破解癌細胞血管增生詭計 導正腫瘤微環境增強免疫療法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癌症已連續39年蟬聯國人10大死因之首,持續對國人生命健康構成莫大威脅,而近年因免疫療法的出現,讓癌症治療出現一道曙光。


腫瘤血管新生 使癌細胞逃脫免疫細胞攻擊


不過,癌細胞誘發周邊環境產生慢性發炎反應、雜亂增生的血管與極化的巨噬細胞抑制了免疫反應,讓癌細胞逃避免疫細胞監控,使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對實體腫瘤的有效反應率只有20%至30%,因此調控腫瘤微環境就是成功治療的關鍵。


國衛院癌症研究所李岳倫研究員之研究團隊發現,粒線體內多功能蛋白酶Lon,可透過調控「活性氧」濃度,在癌細胞活化發炎反應訊息傳導,誘導癌組織與周邊的巨噬細胞分泌抑制型細胞激素,抑制T細胞免疫反應,以及促進腫瘤血管新生,從而使癌細胞逃脫免疫細胞的攻擊。


本研究已於2020年12月發表於美國癌症免疫治療學會(Society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 SITC)官方期刊《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Mitochondrial Lon-induced mtDNA leakage contributes to PD-L1–mediated immunoescape via STING-IFN signaling and extracellular vesicles〉。而團隊繼續以「血管正常化」的思維研發VEGF121-VEGF165融合蛋白藥物,藉由抑制細胞內外的內皮細胞生長因子VEGF訊息傳導、抑制腫瘤血管增生,促使腫瘤內原本絮亂無章的血管變為較正常,同時增加腫瘤微環境中殺手T細胞與自然殺手(NK)細胞的進入。


破解癌細胞血管增生詭計 導正腫瘤微環境增強免疫療法

▲導正腫瘤微環境,增強癌症免疫療法。(圖/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李岳倫博士團隊提供)


VEGF融合蛋白促血管正常化 克服抗藥性及增強癌症免疫療法


VEGF融合蛋白藥物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anti-PD-L1的合併治療可在動物實驗中更加有效抑制腫瘤生長,同時克服癌思停標靶藥物抗藥性。團隊以「新穎融合蛋白促血管正常化以克服抗藥性及增強癌症免疫療法」技術獲頒「2020第17屆國家新創獎─學研新創組」獎項。


研究團隊證實在腫瘤微環境中,癌細胞會演化出逃避免疫細胞監控的能力。癌細胞可活化發炎反應訊息傳導「p38-NF-κB」,並促進腫瘤血管新生,且竟可以同時利用外泌體分泌系統與粒線體DNA釋放,將干擾素訊息傳導路徑據為己用,進而逃避免疫系統的監控!


從而誘導巨噬細胞極化,抑制T細胞活性,成為適合癌細胞生長或轉移的免疫抑制環境。透過動物實驗,證實VEGF融合蛋白抑制腫瘤過度血管新生、抑制癌細胞缺氧代償作用(HIF-1α路徑)、減少巨噬細胞極化成促腫瘤生長的M2巨噬細胞、並減少分泌VEGF-A、IL-6、TGF-β,改善免疫抑制的腫瘤微環境,並增加腫瘤微環境中免疫細胞的進入、讓anti-PD-L1的合併免疫治療效果更加顯著。


本研究相關的重要創新概念與技術,已獲得美國(US patent No. 10,851,142 B2)、日本、及歐盟的專利保護。VEGF融合蛋白藥物目前已完成動物有效試驗,之後將繼續完成進入臨床試驗前之動物安全性測試,期待未來將開發為癌症新藥,提供癌症患者一個搭配免疫療法的治療選擇,成為新穎的癌症組合治療。


更多NOW健康報導
▸抗憂鬱藥物可能引發耳鳴? 專家揭密與血清素濃度有關
▸老花眼看近變清晰別高興太早! 有可能是白內障在作怪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妳的腰圍幾公分?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發現,19歲以上女性腰圍超過80公分的比率逐年上升,去年更有將近半數女性超標。專家提醒,腰圍是腹部肥胖的重要指標,腰圍愈大罹患心血管疾病、第二型糖尿病、代謝症候群、乳癌,以及大腸癌的風險相對增加。國健署社區健康組長陳延芳表示,腹部肥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喜歡做推拿按摩可要小心,以免舒壓不成反傷身!就有一名52歲吳姓婦人,3個月前去做肩頸推拿按摩,不但感到背痛,還逐漸出現雙腿無力麻木,走路跛行,最後竟發生大小便失禁。這名吳姓婦人直到出現大小便失禁才到童綜合醫院求診;該院脊椎微創中心骨科部醫師徐少克表示,經由神經學檢查與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名43歲男性,以為年紀逐漸增長才導致體型的變化,直到最近開始出現視神經模糊、血糖和血壓不穩等現象,就醫檢查,醫師診斷為肢端肥大症;高雄長庚醫院腦神經外科醫師何治軍指出,主要是因腦下垂體長腫瘤,導致腫瘤細胞分泌過多生長激素,使細胞過度增生,才會出現身體失調或器官肥大等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35歲女性上班族,對自己的外貌及身材沒有自信,砸下百萬改頭換面!一年內從微整隆鼻、割雙眼皮,到自體脂肪豐胸、溶脂雕塑等,效果不但令她非常滿意,也越來越有自信,她因而決定要定期進行醫美療程,保持青春美麗。醫師提醒民眾,多次進行醫美必須注意恢復期,以免身體無法負荷。醫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