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破解癌細胞血管增生詭計 導正腫瘤微環境增強免疫療法

破解癌細胞血管增生詭計 導正腫瘤微環境增強免疫療法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癌症已連續39年蟬聯國人10大死因之首,持續對國人生命健康構成莫大威脅,而近年因免疫療法的出現,讓癌症治療出現一道曙光。


腫瘤血管新生 使癌細胞逃脫免疫細胞攻擊


不過,癌細胞誘發周邊環境產生慢性發炎反應、雜亂增生的血管與極化的巨噬細胞抑制了免疫反應,讓癌細胞逃避免疫細胞監控,使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對實體腫瘤的有效反應率只有20%至30%,因此調控腫瘤微環境就是成功治療的關鍵。


國衛院癌症研究所李岳倫研究員之研究團隊發現,粒線體內多功能蛋白酶Lon,可透過調控「活性氧」濃度,在癌細胞活化發炎反應訊息傳導,誘導癌組織與周邊的巨噬細胞分泌抑制型細胞激素,抑制T細胞免疫反應,以及促進腫瘤血管新生,從而使癌細胞逃脫免疫細胞的攻擊。


本研究已於2020年12月發表於美國癌症免疫治療學會(Society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 SITC)官方期刊《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Mitochondrial Lon-induced mtDNA leakage contributes to PD-L1–mediated immunoescape via STING-IFN signaling and extracellular vesicles〉。而團隊繼續以「血管正常化」的思維研發VEGF121-VEGF165融合蛋白藥物,藉由抑制細胞內外的內皮細胞生長因子VEGF訊息傳導、抑制腫瘤血管增生,促使腫瘤內原本絮亂無章的血管變為較正常,同時增加腫瘤微環境中殺手T細胞與自然殺手(NK)細胞的進入。


破解癌細胞血管增生詭計 導正腫瘤微環境增強免疫療法

▲導正腫瘤微環境,增強癌症免疫療法。(圖/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李岳倫博士團隊提供)


VEGF融合蛋白促血管正常化 克服抗藥性及增強癌症免疫療法


VEGF融合蛋白藥物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anti-PD-L1的合併治療可在動物實驗中更加有效抑制腫瘤生長,同時克服癌思停標靶藥物抗藥性。團隊以「新穎融合蛋白促血管正常化以克服抗藥性及增強癌症免疫療法」技術獲頒「2020第17屆國家新創獎─學研新創組」獎項。


研究團隊證實在腫瘤微環境中,癌細胞會演化出逃避免疫細胞監控的能力。癌細胞可活化發炎反應訊息傳導「p38-NF-κB」,並促進腫瘤血管新生,且竟可以同時利用外泌體分泌系統與粒線體DNA釋放,將干擾素訊息傳導路徑據為己用,進而逃避免疫系統的監控!


從而誘導巨噬細胞極化,抑制T細胞活性,成為適合癌細胞生長或轉移的免疫抑制環境。透過動物實驗,證實VEGF融合蛋白抑制腫瘤過度血管新生、抑制癌細胞缺氧代償作用(HIF-1α路徑)、減少巨噬細胞極化成促腫瘤生長的M2巨噬細胞、並減少分泌VEGF-A、IL-6、TGF-β,改善免疫抑制的腫瘤微環境,並增加腫瘤微環境中免疫細胞的進入、讓anti-PD-L1的合併免疫治療效果更加顯著。


本研究相關的重要創新概念與技術,已獲得美國(US patent No. 10,851,142 B2)、日本、及歐盟的專利保護。VEGF融合蛋白藥物目前已完成動物有效試驗,之後將繼續完成進入臨床試驗前之動物安全性測試,期待未來將開發為癌症新藥,提供癌症患者一個搭配免疫療法的治療選擇,成為新穎的癌症組合治療。


更多NOW健康報導
▸抗憂鬱藥物可能引發耳鳴? 專家揭密與血清素濃度有關
▸老花眼看近變清晰別高興太早! 有可能是白內障在作怪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近年醫美療程已逐漸成為許多女性美膚計畫的首選,人人都希望能夠一次到位擁有無瑕美肌!據了解,世界球后戴資穎從小罹患異位性皮膚炎,老是東抓西抓留下不少疤痕;其實,身上的疤痕可透過皮秒雷射改善受損的膚況,同時搭配使用蜂巢式透鏡,術後復原也能像戴資穎揮球速度之快,而且即便超級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生活不正常便秘問題跟緊緊 大腸瘜肉患者罹癌機率增高有位29歲蔡先生為廣告公司行銷企劃,因為平常工作時數長、假日加班、睡眠品質差,還習慣在睡覺前吃油膩消夜,所以便秘問題常困擾著他,甚至曾經近2周卡便,肚子劇烈疼痛送醫後,靠藥物協助才順利上廁所。而蔡先生在今年度健康檢查時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繼去年11月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通過「雙特異性單株抗體」使用於有抗體的A型血友病患者後,今年4月17日,美國FDA更進一步認定這個新藥為多數沒有抗體之A型血友病患的「突破性療法」,預料送件後將加快審核與上市,這個好消息發佈的時間正好遇到「世界血友病日」,對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年約20多歲男大生有天突然昏倒,被送往急診,經由抽血檢查顯示有貧血,醫師以為是消化道出血,但是安排許多檢查都沒有異狀,進一步檢查才發現,原來是痔瘡持續出血,引發慢性貧血、昏倒,在予以緊急輸血,並針對痔瘡進行治療,當痔瘡症狀改善,男大生便恢復體力,也恢復正常生活。亞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