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觀看賽事忘眨眼 當心用眼過度「黃斑部病變」

觀看賽事忘眨眼 當心用眼過度「黃斑部病變」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中華隊在東奧表現亮眼,選手奪牌數創新高,許多人藉由電子媒體,追蹤每日的比賽戰況,支持這些在國際發光發熱的臺灣選手。但長時觀看賽事,眼睛很容易疲勞乾澀,有些嚴重甚至會導致黃斑部病變。

眼睛用力注視 長時間恐致視力模糊

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主任葉家舟表示,當眼睛一直注視屏幕的時候,眼睛就會用力,用力的時候就會有擠壓的感覺,而產生一些黃斑部上的出血、水腫,久了以後會有一些沈澱的物質產生,使視力逐漸變得模糊、不清楚。

黃斑部壓力大易視線扭曲 按摩穴位可舒緩

眼睛的黃斑部,是人類視網膜中央的感光區,一直接受強光,眼睛壓力過大,拉扯眼球造成視線扭曲模糊。葉家舟主任建議,平時可按摩眼睛周圍的穴道來舒緩;太陽穴可以放鬆眼睛裡面的肌肉,可以用順時鐘旋轉,按下去痠痠的就可以;再下來是眼睛的內側,睛明穴,可以幫助淚水排得很好;還有眉毛周圍、眼睛下方的穴道,如記不起經絡,眼眶四周骨頭上有凹縫的地方,都可以輕輕按壓。

嚴重黃斑部病變恐失明 這樣做避免惡性循環

嚴重的黃斑部病變,除了視力模糊,還有線條彎曲的傾向,若未早發現、早治療,恐有失明的風險。葉家舟主任提醒,螢幕光線不要開太亮,看電視的空間不要太暗,長時間用眼要經常眨眼、保持濕潤,才不會產生模糊而更用力看螢幕的惡性循環,適度休息,並補充深綠色蔬菜、葉黃素、胡蘿蔔素,像枸杞、藍莓、胡蘿蔔、南瓜、十字花科蔬菜等。

此外,最好在廣告時間,可以起身讓眼睛休息一下,如有更長時間的休息,可以看遠方的小點,然後凝視那個小點,讓眼睛能適度放鬆,讓黃斑部四周組織的壓力能減緩,才能維持好視力。

【延伸閱讀】

偏頭痛頻繁不要忍! 止痛藥難改善,預防用藥可減少發作

居家離不開3C螢幕 「糊矇不清」乾眼疾病找上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99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國內(COVID-19)疫情逐漸趨緩,但防疫刻不容緩!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資料顯示,這波疫情確診者以中高齡族群占比高,且幾乎都有慢性潛伏疾病;除了減少外出、戴口罩及勤洗手,若要提升內在防護;國泰健康管理營養師林怡妏表示,吃進去的營養素絕對是關鍵,提供抗疫3寶「CD...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疫情肆虐!感染的人被隔離,因病住院的也不能有親友探視,見面何其困難!臺中慈濟醫院心蓮病房團隊知道與生命拔河的病人,使用視訊遠遠不夠,護理長黃美玲運用獨特的環境,讓病人與家屬隔窗相望說說話,成了最溫暖的時刻,也看見生命的點點微光。防疫規定 病房無法進行探視有次,家屬堅持要...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目前國內新冠肺炎染疫致死率已達3.2 %,其中89 %死者超過60歲,研判高齡、慢性病是致死率高的主因。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指出,根據歐洲臨床營養與代謝學會(ESPEN)針對COVID-19感染者的營養管理實用指南聲明,預後最差、死亡率較高者,為免疫功能較差的人;包...

閱讀詳情 »

2021.06.22更新【NOW健康 陳敬哲、陳如頤/整理報導】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因新冠肺炎(COVID-19)死亡者,截至2021年6月22日為止,已經有575人不幸病逝。隨著全球疫情日益嚴峻,指揮中心每日下午2點固定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疫情報告及相關防疫政策。 自從202...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