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與腸胃不適問題困擾許多台灣民眾的健康,但調查發現,多數醫師評估民眾對於過敏的認知普遍不足!有超過7成的民眾不知道過敏是種慢性病;近6成民眾不知道過敏無法完全根治。台灣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秘書長蘇育儀醫師表示,過去從未出現過敏症狀,很可能只是尚未被過敏原誘發,因此無明顯症狀,不代表本身沒有過敏體質,因此日常生活保健的重要性就容易被忽略。
臺北醫學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暨大數據中心主任謝邦昌教授指出,統計近3年來過敏成因以「吸入型過敏」為主,3大常見過敏原分別是:塵蟎、家塵、空氣懸浮粒子。另外,劇烈氣溫變化雖然並非過敏原,卻是誘發過敏症狀的重要影響因子,尤其季節交替時更要多加注意身體狀況,以免過敏症狀惡化。
從醫師臨床經驗發現,超過8成的民眾不知道長期腸胃不適也是過敏現象之一,多數病患都是因打噴嚏或流鼻水、鼻子癢、鼻塞、皮膚癢等上呼吸道過敏與皮膚過敏症狀而就醫。此外,平時也可藉由補充有助腸道優勢菌叢建立、提升免疫力的食物,來提升身體免疫力。
腸道優勢菌叢的建立需要足夠的益生元,一些富含寡糖的食物便是很好的益生元,可以輔助定殖,例如:洋蔥、牛蒡、香蕉、蘆筍等。維生素C是提升免疫力的重要的元素之一,蔬果中又以鳳梨、奇異果、芭樂、柑橘類、火龍果等幾類食物含量最多。
過敏族該如何做好日常保健呢?蘇育儀提醒,若症狀嚴重時還是應該先就醫,排除過敏原,此外,日常保健有3大要點:
(一)避免過敏原:勤加打掃環境,減少塵蟎、黴菌等過敏原孳生,避免使用地毯與購買絨毛玩具等,保持環境通風,但空氣品質不好時,千萬不要開窗,更不要在戶外運動,以免PM2.5引發過敏反應。
(二)規律作息,適度運動:規律生活作息並搭配適度運動有助於調整過敏體質,尤其是有氧暨耐受性運動,例如:跑步、騎腳踏車、游泳,兒童可以選擇溜直排輪等,對於體質調整都有極大幫助,此外要注意飲食,避免菸酒和容易造成過敏的食物,諸如帶殼海鮮、雞蛋、奶類等。
(三)飲食調理:有過敏體質的人,應該避免食用易造成過敏的食物,加上營養補充雙管齊下,可輔助調整過敏體質。
相關搜尋: 健康養身養身健康養生食譜健康養生餐健康養身毛巾操健康養生網
相關推薦
長針眼會傳染嗎? 不會!醫破除3迷思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你曾有過長針眼的困擾嗎?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邀請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醫師說明,針眼的正式學名是「麥粒腫」,是眼皮腺體發炎化膿所造成,若腺體阻塞後沒有發炎化膿的腫塊,則稱為「霰粒腫」。麥粒腫因為有細菌感染,急性化膿會引起紅、腫、熱、痛,當觸摸時會劇烈...
閱讀詳情 »糖尿病藥常常無法按時吃? 專科醫師告訴你該怎麼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糖尿病患者一旦三餐不正常,就容易影響服藥時間,進而造成血糖控制不佳。亞東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黃聖煒指出,對於生活或工作型態時常變化的糖尿病患者,面臨無法確定吃飯時間,也可能因無法先吃藥後再挨餓半小時才進食等情況,其實可嘗試調整於飯前10分鐘內服用降血糖藥物,或吃藥後馬上吃...
閱讀詳情 »視力驟降左眼僅0.1 轉診跨院揪出糖尿病「偷」走視力
【NOW健康 陳盈臻/新竹報導】50歲的洪小姐平常在美髮店上班,左眼視力已經減退很長一段時間,但因為不痛也不紅,加上工作繁忙且住在較偏遠的新豐鄉就醫不便,所以沒多加理會。不料2、3個月前連右眼也開始變模糊,才驚覺不對勁,到住家附近的眼科診所求醫。診所醫師發現病人右眼視力僅能看到手在揮動的模糊影像,左...
閱讀詳情 »馬祖胃癌發生率大降半數! 台大胃癌防治準則榮登Gut醫學雜誌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胃癌在全球癌症中,發生率及死亡率分別高居第五及第三名,聯合國國際癌症研究署估計在未來30年間,因爲人口數增加且結構老化,罹患胃癌的人數將持續增加。幽門桿菌已知是胃癌主因,然而,如何執行除菌政策來消滅胃癌,全世界缺乏實證的指引。馬祖是全台胃癌人口最多 「全面根除法」發生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