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夏日流感照樣來! 出現6大症狀恐已中標

夏日流感照樣來! 出現6大症狀恐已中標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22歲李同學,日前抽空回高雄老家,返校後認真準備期末考,卻出現咳嗽、流鼻水、喉嚨痛等症狀,隨後高燒到40度,還伴隨嚴重肌肉痠痛,導致無法正常上課,就醫時告訴醫師「很擔心畢不了業」。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張為碩表示,患者經確診為A型流感,給予點滴靜脈注射劑治療,兩天後隨即退燒,肌肉痠痛也大幅改善,總算順利通過考試。

區別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 併發症狀莫輕忽

張為碩表示,流行性感冒與普通感冒的區別,主要在於流行性感冒的臨床症狀,像是發燒、肌肉痠痛等,遠較一般病毒感染嚴重,且傳染力強,通常症狀發作比較突然,痊癒時間比一般感冒長,且容易產生心肌炎、肺炎、腦炎等併發症。

流感成常態 不僅冬天才會出現

以往台灣流行性感冒多在每年11月開始,12月至2月進入高峰,在3月時逐漸減少;張為碩主治醫師指出,但根據過去幾年的經驗,流行性感冒在夏季仍有不少案例發生,並有逐年增加的趨勢,自去年10月至今年6月為止,共累積有1091例流感重症,且其中166例死亡(死亡率約15%),不可不慎。

預防流感重症 施打疫苗是利器

張為碩主治醫師提醒,疫苗為預防流感重症利器,且自108年起,無論是公費或自費疫苗,都將全面轉為四價疫苗,建議民眾多加利用;若出現上呼吸道症狀,如咳嗽、流鼻水、喉嚨痛、肌肉痠痛、發燒、呼吸短促等,以及有接觸史,務必立刻就醫,以免產生嚴重併發症。

此外,因長輩或兒童的活動力較差且抵抗力相對較低,屬於傳染的高風險群,張為碩主治醫師也建議,若身旁有人出現咳嗽、發燒、流鼻水等呼吸道症狀,務必要戴口罩防範,隔開距離至少1公尺以上,可以達到較佳的防護作用。

【延伸閱讀】寶寶沐浴品怎麼挑? 這三招讓你看懂抗敏認證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74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每年國內有數百人因急性呼吸窘迫症而死亡,而新冠肺炎病毒、流感病毒、SARS,以及細菌肺炎等,都可能埋下危險因子。大里仁愛醫院心臟血管中心楊文義副主任表示,患者會出現三至五天類似感冒症狀,一旦病情急劇變化發生極度呼吸困難,就得立即急救,但即使有現代呼吸醫療照護,病患若極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72歲的張媽媽,有高血壓、心臟病病史,長期背痛、腰痛。5年前曾在家中浴室意外跌倒,導致骨折,經診斷為骨質疏鬆症,便開始使用雙磷酸鹽類藥品(bisphosphonates)。可是,張媽媽時不時會感覺牙齦腫脹疼痛,但因怕痛而拒絕就醫治療,直到最近因牙痛不已,決定去看牙科並...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多數人端午節吃粽要求內餡豐富,營養師提醒越美味的粽子往往熱量爆表。台中慈濟醫院營養科主任楊忠偉表示,粽子雖然好吃但仍要節制,慢性病人更要注意,吃粽子除了要慎選食材,烹調方式也要注意,包生米的水煮粽,熱量比拌炒後包半生米蒸煮的粽子低,像是南部蛋黃粽熱量就特高,慢性病人要...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雖然目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在台灣日漸趨緩,但WHO警示,全球仍處於第1波疫情中,若出現第2波疫情高峰,恐增加控制難度。台北慈濟醫院於疫情期間共收治17名案例,醫療團隊整理照護經驗分別投稿於國內外醫學期刊。 以內科加護病房主任蘇文麟為首的研究團隊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