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磐石艦群聚感染主因曝光 原來是這兩點

磐石艦群聚感染主因曝光 原來是這兩點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蔓延,日前敦睦艦隊磐石艦爆出群聚感染,迄今累計35人確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出,推測是因為船艦空間狹小、人員活動密切接觸,才會造成新冠肺炎病毒的傳播。
磐石艦侵襲率約9% 比國外艦隊疫情規模小

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磐石艦上共377人,此次疫情的病例數為35人(截稿當晚又新增1人,共36人),侵襲率約9%,相較他國海軍艦隊如法國戴高樂號(侵襲率52%)、美國羅斯福號(侵襲率24%)為低,疫情規模較小,可能是因為磐石艦上,持續推行戴口罩、以及發燒者進行隔離等相關防治措施有關。

不過,陳時中說明,整體的流程,還要是請專家們做一個通盤的檢視,初步的告報裡面,確定的病例和可能的病例都在磐石艦上,沒有特別時間、空間群聚的現象,因為相對封閉,接觸頻繁造成傳播。
艦艇規劃配置PCR核酸檢驗儀 完備防疫機制

而國防部副部長張哲平則特別感謝醫護人員,給予住院官兵細心的照顧。同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於5月4日早上實施再次採檢,後續是否能順利檢出管制,國防部都會依照疫情指揮中心的指導執行,在確認沒有感染的疑慮之後,也已經安排官兵回家進行自主健康管理,同時相關的運輸溝通也做了縝密規劃,會針對上次集合時,所犯下的檢疫缺失,做了全盤性的檢討,避免再有防疫缺口發生。

目前也正依照防疫指揮中心及專家學者建議,國軍已積極整合防疫指揮機制,會與疫情指揮中心保持密切聯繫,另外,考量艦艇長期在海上實施偵巡,也將會進行規劃配置PCR核酸檢驗儀器,能夠藉由快速診斷,使得防疫機制更加完備。

【延伸閱讀】
發炎、感染來勢洶洶! 小心繼發性免疫缺乏病

疫期每天戴口罩狂冒痘? 皮膚科醫師這樣建議

上班族糖友忙翻天 忘了吃藥竟要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03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神經損傷導致的肢體癱瘓,患者大多無法痊癒,不僅得面臨病痛,也得接受無法站起來的殘酷事實,為了幫助更多肢體癱瘓患者,義大醫院院長、臺北醫學大學校友總會杜元坤總會長從鼻腔幹細胞、許旺細胞到間質幹細胞的一系列研究,找到將神經細胞產品化的機制,不僅有機會將斷裂的神經再度接起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有的疾病,到了醫院症狀就好了、有的疾病,只有特定時間(如睡眠時)才會發生,另外也有疾病是自己一點感覺都沒有,但這些不容易檢查出來的疾病,有的會致命,有的會引發中風,有的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該如何抓出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呢?睡眠血壓升高型 罹患心臟病風險最高新光醫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生兒黃疸是台灣新生兒很常見的問題,若輕忽則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後遺症,例如腦損傷、發展遲緩、智能障礙、痙攣甚至死亡,因此常會讓爸爸媽媽感到心慌。膽紅素濃度過高 容易產生黃疸為什麼有些寶寶眼睛和皮膚看起來黃黃的呢?柳營奇美醫院小兒科王信驊醫師表示,當血液中的膽紅素濃度過高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神經內分泌腫瘤會散佈在全身各個器官,加上症狀並不明顯,導致臨床上超過一半患者就醫時,腫瘤呈現轉移現象,為讓民眾了解神經內分泌腫瘤的認識與警覺,三軍總醫院腫瘤科陳佳宏專科醫師、北市聯醫安寧療護科呂敏吉主任及三總蔡惠芳社工師共同合著《戰勝神經內分泌腫瘤:全方位的積極治療、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