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耳鳴只發生在老年人? 兒童發生率不容輕忽

耳鳴只發生在老年人? 兒童發生率不容輕忽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你知道嗎?無論年齡、性別、國籍,都可能有耳鳴的經驗。德國曾做過1項實驗,發現幾乎所有聽力正常的年輕人走進隔音室後,都會出現耳鳴。無獨有偶,英國耳鳴學會所提供治療耳鳴的資訊裡,也提到「在任何時間地點,約有10%的人口正在經歷耳鳴。」因此,儘管耳鳴大多容易出現在老年人身上,也千萬別輕忽兒童及青少年可能有耳鳴的機率,父母應觀察孩子是否有異常的情緒或表現,及早就醫。


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對此表示,相信大家都有過耳鳴的經驗,差別只在於聲音大小或時間長短而已,例如飛機起降或是搭乘電梯、摩天輪時,都可能因氣壓改變,造成耳朵悶塞感而耳鳴,這些情況普遍無須就醫。但若耳鳴發生在兒童身上,由於孩子通常不擅於表達,敘述症狀時經常含糊不清,因此容易被父母忽略,而錯過黃金治療時機,建議父母若發覺孩子有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常用手抱頭或耳朵、重度疲倦等現象就要特別注意,應盡快至耳鼻喉專科求診。


另外,有些患者的耳鳴會持續整天24小時,像是聽到蟬鳴聲、蚊子的嗡嗡聲等,不管何種聲響,都會造成極大的生理不適及心理壓力。李宏信進一步說明,從門診資料發現,許多耳鳴、聽力障礙的患者都是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這類患者耳鳴的主因是內耳神經老化,導致內耳血管循環不良,無法供應足夠氧氣及養分,造成耳神經及血管逐漸萎縮退化。


至於40歲以下的年輕患者,造成耳鳴的原因大多是過度疲勞、緊張、壓力、情緒不穩、用腦過度等;或是食用過量的垃圾食物,使膽固醇、血脂肪沉積在血管內造成阻塞,以上這些情況若不積極預防及治療,恐致神經壞死引發耳內中風。


治療方面,李宏信指出,臨床上會使用清血藥物,先打通內耳的血液循環,待血流順暢後,再給予神經復活營養劑,修復受損的內耳神經,使其恢復正常功能。即使是重度耳鳴患者,只要耐心服藥半年至1年,病情都可逐漸改善,耳鳴聲逐漸減弱,且發作頻率降低。須注意的是,有慢性病的耳鳴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應控制好病情,才不會讓這些疾病惡化而影響耳鳴病情。


家醫科李政道醫師提醒,不論幾歲,飲食皆應秉持清淡及營養均衡為原則,配合規律作息、定期運動與減少過勞及焦慮,以防耳鳴上身,也能維持身體健康,增強免疫力。此外,正值新冠肺炎防疫時期,呼籲民眾,近期有出國史及呼吸道症狀者,前往醫院就診時請戴上口罩,做好自身與周遭人的防疫保護。


更多NOW健康報導
骨折打骨版骨釘要不要取出? 絕大多數不用但有例外
吃得少卻容易腹瀉脹氣 5種飲食惡習恐誘發「腸漏症」

就❤NOW健康
你的健康生活良伴,快加入NOW健康FB粉絲團!
NOW健康YouTube頻道,更多影音點此進入!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就要:NOW健康

★編輯嚴選:想知道國內新冠確診個案全紀錄? 國網中心報你知

相關推薦

  有些部位越醜越說明你的身體很健康。多項科學研究顯示,一些身體部位的缺陷實際上是對健康…… 愛美的mm總是會對自己身體上的算不上美的部位發愁,但是其實有些部位,越醜越說明你的身體很健康。多項科學研究顯示,一些身體部位的“缺陷”實際上是對...

閱讀詳情 »

☯導讀:多吃蘋果有增進記憶、提高智慧的效果。蘋果不僅含有豐富的糖、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大腦必需的營養素,而且更重要的是富含鋅元素。蘋果雖然營養價值高,可是要注意,以下幾類人不宜吃蘋果。✿潰瘍性結腸炎的病人:不宜生食蘋果,特別是急性發作期,由於腸壁潰瘍變薄,蘋果質地較硬,不利於腸壁潰瘍面的癒合,易誘發腸...

閱讀詳情 »

虛弱有熱者:多食蒜會耗散人的氣,同時也耗散人的血,《本草從新》記載“大蒜辛熱有毒,生痰動火,散氣耗血,虛弱有熱的人切勿沾唇”。所以身體差、氣血虛弱的人要注意。脾虛腹瀉患者:生大蒜的的刺激性很強,平常少吃點是可以促消化,但是如果患有非細菌性的腸炎、腹瀉時再吃大蒜,強烈的刺激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根據台灣健保資料庫的統計顯示,台灣每5名孩童就有1名曾使用中醫藥,且使用率逐年增加。其中又以過敏性鼻炎、氣喘等過敏性疾病最多。中醫從調整體質為出發點,依照病人的狀況給予不同的藥材,相較於只服用西藥治療,中藥復發機率降低許多,平均半年就可達到治癒效果。長庚醫院中醫內兒科陳星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