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祝融留下的傷痕 談燒燙傷與幹細胞

祝融留下的傷痕 談燒燙傷與幹細胞

(醫美時尚​No.128)

文/陳德福

2015年的八仙塵爆意外震驚社會,各界究責檢討,修改地方自治條例,盼望能杜絕日後再次發生類似意外的可能性,然而遭遇燒燙傷後的復健之路相當漫長,外貌也大多會留下難以抹滅的傷痕,該如何治療並陪伴傷患重新建立希望,也是一大重要課題。

哪些原因會造成燒燙傷?

除了一般常見火焰造成的燒傷,比如火災、瓦斯爆炸,以及滾水、熱油等所造成的熱液燙傷,還有因為接觸了高壓電或電插頭、漏電電線所造成的電灼傷;被潑灑、沾染強酸強鹼所造成的化學灼傷;吸入高溫煙霧或有毒氣體所造成的吸入性呼吸道傷害;以及碰觸到高溫物體或水蒸氣、輻射線等所造成的灼傷。

如果燒燙傷程度嚴重,有可能會因為併發休克、腦部缺氧、腦水腫、呼吸衰竭、敗血症、多重器官衰竭等症狀而導致死亡。

燒燙傷意外無所不在

先不論如八仙塵爆、高雄氣爆等令人悲痛的重大傷亡意外,其實燒燙傷的發生可能性,在日常生活中如影隨形的跟著我們。無論是路旁停放機車的排氣管、沒調整好溫度的洗澡水、烤肉的鐵網、做勞作時的熱熔膠、廟中祈福拜拜的線香、餐廳小火鍋爐下的酒精膏、未熄滅的菸蒂,甚至隨手一杯熱飲,都有可能成為潛藏的危機。現在時序正好進入秋冬,氣溫逐漸下降變冷,許多人開始翻出儲藏櫃中的電熱毯、電暖器,也經常使用如電湯匙、保溫瓶等加熱保溫器材,一有不慎,造成燒燙傷的機率便會大增,因此在使用上不得不小心。


祝融留下的傷痕 談燒燙傷與幹細胞

目前燒燙傷有哪些治療方式?

根據燒燙傷的原因與嚴重程度不同,治療方式也會有所不同,一般常見的火焰、熱液、接觸性灼傷等所造成具有開放性傷口的情況,治療時會先給予傷患適量的抗生素藥物以及止痛藥物,以免傷口產生細菌感染,並降低疼痛,同時視情況進行清創手術,在受傷後約半年的時間內,務求先使傷口癒合,恢復功能。如果燒燙傷程度是第二級以上,那麼就有可能留下疤痕,若傷口較淺層,可經由使用淡疤藥膏或雷射來改善疤痕;若是深層傷口,由於組織中的纖維母細胞(Fibroblast)分泌膠原增生,合成過多,則會形成明顯的肥厚性疤痕,可以使用物理加壓的方式來處理,比如黏貼矽膠帶,穿戴彈性塑身衣、硬式透明壓力面膜等。如果疤痕的復原程度不佳,則在受傷半年後,再考慮進行疤痕重整、皮瓣重建、染料雷射或植皮等美化手術。

此外,目前臨床也有使用幹細胞生長因子來治療燒燙傷傷口的案例,幹細胞的來源可由牙齦、乳牙、脂肪、血液、臍帶血、骨髓等組織取得,它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的潛能,在一定的條件之下,能夠分化並形成為不同功能的組織細胞,使細胞發揮本身的再生能力,除了刺激現有細胞的成長與再生,更可修復受損的細胞、組織及器官,因此對於燒燙傷過後的表皮、真皮與皮下組織等,皆有相當大的修復效果。若針對患部再加入生長因子進行治療,恢復狀況則會比一般治療方式更好。

目前中美兩國醫療學術機構共同發表了研究,結合工程幹細胞膜片與中厚植皮片,大幅提高了治癒能力。而美國也已研發出一種幹細胞皮膚槍,可將傷患自體提取出的幹細胞溶液,均勻噴灑至受傷的皮膚表面,使得燒燙傷面積較大的傷患不會因為需要的皮膚數量不足,而必須反覆接受植皮手術。噴灑的方式較不會傷及幹細胞,使這些高存活率的幹細胞能夠在皮膚表面大幅加快傷口再生復原速度,並降低感染機率,而自體取出的幹細胞,也不會產生排斥反應。西班牙則研究出一種由間質幹細胞製造的人造皮膚,這種皮膚可先製造保存,因此當嚴重燒燙傷的病人入院急需手術時,就可立即使用此種人工皮進行植皮手術了。

燒燙傷後的漫漫重建路

復健時的疼痛與緩慢進展,以及攣縮張力造成的不適,常會使傷患感到力不從心,而因外在容貌所引來的異樣眼光,以及被社會質疑的委屈(如因下肢燒傷無法久站,必須坐博愛座),更會使傷患的身心感受極大的壓力,除了身體傷勢的治療,有時也必須一併接受心理治療。

如果傷患與親屬需要一些專業的諮詢輔導,或是傷患本人的就學就業問題需要協助、申請補助,可以連繫社會福利單位如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燙傷基金會等,尋求幫助。傷後的復原之路相當漫長,需要傷患本人及身邊親屬共同陪伴扶持,才能走得長久穩當。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74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要求縣市政府,針對新冠風險熱區設立篩檢站,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目前台北市有5個採檢站,新北市原有4個再增設3處,其他縣市也陸續設置;同時,陳宗彥也說,各縣市也會加強街友關懷。 陳宗彥指出,各縣市針對轄區內疫情熱區,分別設置採檢站,台北市已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臺大醫院21日表示,感謝各界過去兩天,對本院少數員工感染Covid-19的關心。過去兩天本院對工作人員進行抗原快篩及部分PCR 確認,至5月21日早上八點為止已完成95%以上的人員篩檢並仍持續進行中。初步結果,並無醫護人員呈現陽性反應,相關結果本院皆依規定通報中央,疫情相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用旁白口述舞蹈動作,以聽覺取代或輔助視覺,是視障者欣賞舞蹈表演的方式。日前舞蹈製作團隊「可揚與他的快樂夥伴」,在台北市文化局、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與菁霖文化藝術基金會的補助下,公開首映舞作口述影像《我們清醒,於是反抗世界的無窮反覆》,邀請明眼觀眾與視障者一同體驗,推展文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常常在門診被問到什麼是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low dose CT, LDCT)。簡單來說,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是一種不用注射顯影劑的胸部電腦斷層檢查方式,故接受檢查的人僅需接受相對較少的輻射劑量,就能有效達到篩檢早期肺癌的目的。低劑量電腦斷層是目前篩檢小於l公分肺部結節的最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