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神經搭錯線 顏面神經麻痺邊吃飯邊流淚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神經搭錯線 顏面神經麻痺邊吃飯邊流淚

老了以後吃飯都會卡飯粒,口水也不自主流下來,算不算是中風症狀?醫師表示,許多病患都會針對上述問題憂心忡忡,但經過檢查,這些患者手足都有力,說話清楚,食物也可以吞嚥,並非一般腦中風,綜合上述症狀,判斷是顏面神經麻痺,建議中西醫搭配治療,把握黃金治療期。

年紀大、高血壓、糖尿病復原情況較差

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楊俊奎表示,根據統計,年紀較大、有高血壓、糖尿病的病人恢復情況較不理想。有些恢復不完全的病人甚至會出現「鱷魚流淚」的現象,邊吃東西時流下淚來。這些後遺症都源於神經「搭錯線」。

顏面神經麻痺發生後,會到第2到第3週開始恢復,約8成的病人在3個月內可恢復。實證顯示愈早治療效果愈佳。但仍有因神經破壞嚴重,造成臉部肌肉歪斜或眼睛無法閉合等永久性殘障,切勿輕忽。

臉部表情癱瘓 口眼歪斜、味覺減低

楊俊奎醫師表示,顏面神經麻痺造成面部表情肌群運動功能癱瘓,一般症狀是口眼歪斜,患者面部往往連最基本的抬眉毛、閉眼睛、鼓腮、嘟嘴等動作都無法完成;如果神經病變更廣泛,有時病人會發覺有聲音聲響過大或舌尖味覺減低的現象。

西醫治療主要是短期高劑量類固醇及復健電療,降低局部發炎及腫脹、保護神經減少傷害。中醫認為顏面神經麻痺是人在極度勞累、免疫力低下時,病毒乘虛入侵引起發炎的疾病。臨床針灸治療常用穴位如百會、翳風、風池、攢竹、魚腰、睛明、四白、陽白、地倉透頰車、顴髎、迎香、合谷、足三里、太衝等穴。

春、冬二季避免吃冰、刺激性食物

楊俊奎醫師表示,顏面神經麻痺好發以春、冬二季最多,抵抗力較差時,民眾應避免飲食冰冷之物,儘量避免吃過硬或太過辛辣、燒、烤、炸的食物,以提升抵抗力。作息方面應該11點前入睡好,睡眠充足,適度運動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引起復發。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一位40多歲中年男性,口腔不適至醫院接受檢查,診斷後於左嘴角及左側下顎牙齦處發現腫瘤,醫師確診皆為口腔癌,考量患者未來工作、生活等因素,先採用化療讓腫瘤縮小,再進行手術切除腫瘤,保留患者大部分原來口腔功能與維持顏值完整,術後恢復良好,已重新回到工作崗位。 口腔癌死亡...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80多歲的老伯,因脊椎骨折壓迫神經,下肢無力多年,活動多需以電動輪椅代步,幾個月前開始,老伯發現雙腳在每日午後開始腫脹,合併痛感,足踝部膚色也變得較暗沉,隨時間症狀越來越加重,檢查後發現,老伯雙側總股靜脈,經過腹股溝韌帶處,都有接近5公分長的嚴重狹窄,是造成雙下肢靜...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秋老虎發威,溫度到10月中旬都還居高不下,腸病毒疫情也維持高峰,罹患腸病毒就醫的病童人數沒有趨緩,兒童病房每周都會收到8~10名因腸病毒住院的患者,一名1歲多王姓男童半夜在家裡開始發高燒,同住的堂姊因罹患腸病毒手足口症在家休養,媽媽警覺男童可能遭傳染腸病毒,醫師確診...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足感心,準備「疫」網打盡!為方便企業員工施打流感疫苗,新北市衛生局宣布,只要符合公費接種對象30人以上,可接洽轄區衛生所,即安排醫護人員前往設站提供接種服務,副局長許朝程指出,員工是企業最大的資產,企業都應該鼓勵員工踴躍接種疫苗,讓民眾能更安心工作。 壓力或作息不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