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秋冬仍可能「熱死人」! 婦用蒸氣室20分鐘竟飆39.3度熱暈厥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天涼了,有些高危險群仍得小心發生「熱傷害」。門診就曾有過71歲女性,到朋友家使用蒸氣室,一用20分鐘沒有出來,朋友推門進去才發現人坐趴著,卻意識不清,立刻急診就醫,人意識清楚,但體溫高達39.3度,全因高溫過度流汗導致熱暈厥。

奇美醫學中心職業醫學科主任蘇世斌表示,明顯的例子,過去還有35歲男性,因為在工廠鍋爐旁工作,大量流汗,又沒有補充水分,下午就開始四肢肌肉疼痛、抽筋,下班後自行急診,不但心率快,體溫36.6度,血液檢查肌酸酐、肌酸激脢及肌球蛋白均升高,診斷為熱衰竭合併熱痙攣、急性腎衰竭及橫紋肌溶解症,還好治療後情況穩定出院。

近年氣候變遷劇烈,根據統計,去年年均溫達24.56度,不僅較前年升高0.34度,也創下自1947年有紀錄以來的歷史新高。因此雖然秋冬了,白天氣溫仍可能偏高。

蘇世斌說,熱傷害並非全發生在戶外大太陽底下,部分也可能發生在室內。而熱傷害泛指人體因體內熱累積導致的各種身體損傷,任何人都有可能發生熱傷害,其中又以嬰幼兒、65歲以上長者、慢性病病人、服用藥物、戶外工作或密閉空間工作者為高危險群,需特別注意。

人體散熱方式主要為皮膚輻射及排汗散熱。蘇世斌指出,汗液蒸發是在高溫時最重要的散熱方式,但在高溼度環境時,蒸發作用便十分困難;熱傷害即指長期處於高溫、高溼度的環境下,導致體溫調節系統異常,人體大量蓄積熱能,導致體溫升高、水分與電解質代謝紊亂、神經與心血管等系統功能障礙,從較輕微的熱痙攣、熱昏厥、熱衰竭,到多重器官衰竭甚至可能死亡的熱中暑。

熱中暑是熱急症中最嚴重的一種,若延遲治療死亡率可高達5成以上,主要症狀包括:躁動、意識混亂、抽筋或昏迷,且中心體溫升高至40度以上;熱衰竭則與體內水分、電解質大量流失有關,表現有虛弱、口渴、疲倦和頭痛,可能伴有食慾不振和噁心嘔吐,神智仍清醒,中心體溫可能正常或稍高。

蘇世斌提醒,一般健康人也可能發生熱傷害,應隨時提高警覺,若有疑似症狀可先將病人移至陰涼通風處平躺,用風扇或冰塊等設法降低體溫,並盡速送醫,清醒者則可補充足夠水分及電解質。而熱傷害可以預防,不論在室內或室外皆須適時補充水分,避免高溫、曝曬,加強通風等,減低發生熱傷害風險。

照片來源:奇美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你的頭痛不是頭痛!一到傍晚固定頭痛 恐是青光眼快失明

爸媽注意!北市加開周六門診「專打幼兒流感疫苗」 100劑打完為止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 年終大掃除,家家戶戶都在整理環境、丟掉一些不用的物品,但面對家裡一大堆的藥品,該怎麼處理呢?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黃尚志表示,許多人直接丟垃圾桶或沖馬桶,不僅浪費健保資源,連帶也會造成環境污染,希望大家能珍惜有限資源,包括如何正確用藥及回收藥品,可徵詢醫師或藥...

閱讀詳情 »

武漢肺炎疫情爆開至今,全球已有9957萬人確診染疫,還好現在美國跟大部分歐洲國家,都已經開始施打輝瑞、莫德納,以及英國牛津AZ等疫苗,希望能藉此獲得群體免疫。不過就有英國官員日前警告,接種並非一勞永逸,即使民眾已打了兩劑疫苗,仍有會傳播病毒給他人的風險。美國醫學專家也表示,目前還不確定疫苗是否可以...

閱讀詳情 »

為防堵部立桃園醫院疫情繼續擴大,疫情指揮中心擴大回溯醫院相關接觸者居家隔離措施,至少5000人全列居家隔離且期滿採檢。不料國民黨立委吳斯懷卻批,「隔離後家事誰做、誰去買菜?」對此,民進黨透過臉書回應,台灣社會最不需要的,就是像吳斯懷這種「外行指導內行」、拿防疫噴政治口水的人,團結才能幫助台灣挺過疫情...

閱讀詳情 »

建立時間 18:05更新時間 19:01部立桃園醫院群聚感染持續擴大,雄獅旅行社一度宣布,即日起停止出團桃園市區各大景點,山區行程則照常,目前停團市區並沒有期限,相關費用,也會全面退費給旅客。短短1小時後,雄獅又改口說目前確實沒有出團去桃園,但因為沒有人報,「如果有人報,還是會出團」。疫情指揮中心2...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