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秋冬皮膚乾燥 洗臉洗澡要分開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一名30歲小姐,近來臉部T字部位出現皮屑,以為是角質過多,使用去角質產品後;不料,皮膚的脫屑部位更加嚴重,甚至出現發癢、紅腫、疹子等症狀。醫師表示,秋冬天氣比較乾燥,容易使皮膚油脂分泌量下降,導致保護能力較差,最好加強保濕。另外,避免洗澡時同時洗臉,以免過高的水溫造成皮膚更乾燥。

台北長庚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指出,秋冬皮膚出現脫屑等症狀,是典型的乾燥性皮膚炎,症狀輕者可加強保濕即可改善;嚴重者必須使用類固醇藥物治療。

黃毓惠強調,去角質其實是台灣人的迷思,因為皮膚的角質每隔28天會自動代謝,不需透過外力方式去除角質,過度去角質只會傷害皮膚的保護能力,使皮膚更脆弱,進而出現乾燥、過敏等問題。

黃毓惠建議,秋冬皮膚發生乾燥等問題,應加強保濕,可以使用含有凡士林、荷荷巴油、神經醯胺、玻尿酸等成分的乳液,盡量不要泡溫泉、洗熱水澡。

另外,黃毓惠也提到,許多人洗澡同時會洗臉,導致使用過高的水溫洗臉,造成皮膚更乾燥,其實洗臉最適當的水溫,應是觸感冰涼,而非熱、溫水。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67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小寶是足月寶寶,母奶吸食很順利,但皮膚越來越黃,活力也較剛出生時差。出生第2天,醫生診斷小寶為高黃疸,黃疸值直逼換血標準。醫師問診時發現小寶父親是蠶豆症患者,母親則是不確定自身狀況,寶寶抽血檢測亦發現有貧血的狀況,經進一步分析,確診為溶血性貧血合併高黃疸,經照光處置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34歲女性,去年農曆年前,全身開始出現不明瘀青,就醫檢查後,確診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必須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以及加強中樞神經預防;三軍總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陳宇欽指出,所幸患者和弟弟的造血幹細胞配對成功,且透過螺旋刀放射線治療,讓患者降低副作用嚴重度,目前病情控制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為讓更多C型肝炎病患接受全口服抗病毒新藥的治療,全民健保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以下簡稱「藥物共擬會議」)通過修訂C肝藥品給付規定,不再限定病患需曾接受「干擾素」合併「雷巴威林」治療且失敗,而放寬為僅需符合F3(含)以上之肝纖維化程度的門檻,經消化系內科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79歲老翁,兩年多來,足部陸續出現藍紫色斑塊,不只腳底,就連腳踝和腳趾都出現症狀,因不會疼痛,未積極治療,但因斑塊越來越大,且表面呈現突起狀,擔心會傳染給家人因此就診,經檢查後確診為典型卡波西氏肉瘤;澄清醫院中港院區皮膚科主任柯偉立指出,卡波西氏肉瘤多和類疱疹病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