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秋冬轉涼 中醫教你利用穴道按摩和食療調理

秋冬轉涼 中醫教你利用穴道按摩和食療調理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秋冬之際,不少節氣病症逐漸浮現,亞東醫院傳統醫學科醫師林巧梅分享,由於天氣明顯轉涼,門診增加了許多咳嗽及皮膚症狀的病人。她指出除了門診的中醫調理,民眾其實在家也可以利用食療、穴道按摩及生活調整,進一步改善入秋轉冬出現的身體不適。

喉嚨乾燥易咳嗽 蒸梨子可緩解

「咳!咳!醫生我最近很容易咳嗽,喉嚨都乾乾的沒有痰。」針對門診病人的訴求,林巧梅醫師指出,秋令屬燥,秋主肺,所以乾咳是秋冬常出現的症狀,坊間常說的「蒸梨子」食療,就非常適合治療這類乾咳,但注意如果是痰多的咳嗽就不適合;除了蒸梨子,林巧梅醫師建議民眾也可以煮一些白木耳百合南杏湯來潤肺,緩解乾咳症狀。

秋冬呼吸道過敏 穴道按摩來固肺

「醫生,我最近晚上睡覺很容易咳嗽,早上起床也是。」林巧梅醫師表示,這類病人主要是身體免疫調節較弱,溫差變化容易引起上呼吸道過敏反應,建議民眾要特別注意脖子的保暖,可以圍著絲巾睡覺,早上如果早起運動,也盡量圍著絲巾或脖圍,而老一輩常說要吃的「西洋參川貝粉」,可以補肺氣並化痰止咳,十分適合呼吸道容易過敏的病人;但要注意如果是已經感冒、發燒、感染或是懷孕及服用其它西藥的人,食療之前仍需請醫師評估。另外,穴道按摩上我們可以選擇合谷穴、尺澤穴來固肺提升免疫力。


秋冬轉涼 中醫教你利用穴道按摩和食療調理

皮膚乾癢脫皮 宜早睡忌口

「醫生我臉上皮膚都脫皮了,而且身體有點乾癢。」針對秋冬乾燥脫皮的現象,林巧梅醫師指出,肺主皮毛,所以秋燥也會影響到皮膚,需注意洗澡溫度不要過熱,並選用較滋潤的沐浴乳,有些肥皂較不適合;另外,飲食上需避免太重口味及菸酒、烤、炸、辣等食物,作息需要盡量在晚上11點前就寢,因為太晚睡會耗傷我們體內陰分,讓症狀加重;此外也可以煮白木耳百合紅棗湯來養血潤肺,穴道上建議可以按摩曲池穴、三陰交穴來緩解皮膚症狀。

林巧梅醫師提醒,因為即將進入冬季,天冷讓人的血液循環會更差一點,末梢循環較差的民眾,如常手腳冰冷、小腿容易水腫等,推薦可以自己在家泡腳,買一些生薑,不削皮切幾片,放入水中,水滾後先煮15分鐘,再加入泡腳桶的溫水裡,泡約20-30分鐘,可以有改善循環跟消水腫的功效,另搭配按摩陰陵泉穴效果更佳;如果四肢冰冷情況較為嚴重的人,則建議可以加一些老薑及艾葉。


秋冬轉涼 中醫教你利用穴道按摩和食療調理

【延伸閱讀】

國中生打球吃蘿蔔乾 針灸撥筋三天後速回球場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05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0)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本土COVID-19確定病例(案870),為案839家人。目前醫院員工共427人隔離14天。新增1例本土病例案870 為案839家人指揮中心表示,案870曾與案839同住,1月11日匡列為案839接觸者後進行居家隔離,1月12...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部立桃園醫院1月12日發生院內感染,截至昨(19)日已經有9人確診,當中包含2名醫療人員家屬,病毒擴散至社區可能只有一步之遙。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表示,環境汙染傷害威脅恐怕比飛沫更高,大家都能把口罩戴好,幾乎就能封鎖飛沫,但病毒能在物體表面活好幾天,環境汙染就是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當新生兒在胚胎時期,心室生長不完整時,就會在心室中膈上出現了小洞,就稱為心室中膈缺損,屬於常見的先天心臟疾病,每一千名新生兒中就有一人罹患此疾病。花蓮慈濟醫院兒童急重症科主任裘品筠指出,通常部分病童會在一歲前小洞隨著生長會自行閉合,但若未閉合加上缺損很大,就可能造成肺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位62歲的上班族男子,連續四年做胸部X光檢查,都未發現異常,他聽說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可以發現早期肺癌,因有長年抽菸習慣而「試試看」,沒想到竟然在右上肺葉找到一顆1.5公分的腫瘤,確診罹患肺癌。抽菸易致肺癌產生 定期檢查及早發現澄清醫院柏忕健康管理中心醫學影像科洪盈盈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