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秋天燥熱分兩種,「陽暑」與「陰暑」區別對待,否則越治越燥

秋天燥熱分兩種,「陽暑」與「陰暑」區別對待,否則越治越燥

作者 醫藥記者 梁少珊

秋天還是會暑熱!秋老虎指中午酷熱、早晚涼的氣候特徵,持續到十月中旬。而隨著地球暖化,秋天氣候炎熱的情況,可能還會延續更長。中醫師葉妍廷認為,秋天暑熱有「陽暑」、「陰暑」分別,民眾要注意證型不同、中醫處置方式也不同。

陽暑」灌涼水 消化系統疾病增加
吹冷氣有「陰暑」 頭昏腦脹影響上班葉妍廷分析,秋天的中午高溫,不像夏天帶有潮溼的特質,比較乾燥,屬於燥熱的邪氣。人體對燥熱比夏天的濕熱,更有耐受度,但仍然會導致體溫快速升高,容易發生熱衰竭(陽暑)。

燥熱也會讓體液蒸散加快,所以可能出現口乾、口渴、眼乾癢等症狀。葉妍廷表示,這時候民眾就會想灌冰涼的飲料或食物,導致腸胃道疾病或感染增加,出現腹瀉、嘔吐、胃腸脹氣等情況。

秋天燥熱分兩種,「陽暑」與「陰暑」區別對待,否則越治越燥

如果中午太熱,體表微血管擴張,出大汗,又突然進到冷氣房,擴張的血管跟汗孔迅速收縮,身體的熱沒能完全排除,加上血循環突然受阻,很容易有頭暈、頭痛、想吐、倦怠、身體微發熱等中「陰暑」的病症。【推薦閱讀:立秋以後待冷氣房中「陰暑」 中醫傳授茶飲+穴位按摩解頭暈

秋天燥熱分兩種,「陽暑」與「陰暑」區別對待,否則越治越燥

中藥+針灸 雙管齊下治秋暑中醫有名的消除身熱口渴的藥,是「白虎湯」或「新加香薷飲」,裡面有石膏知母金銀花連翹等解肌清熱,解毒止渴的藥物,若是本質比較虛弱的病人,葉妍廷使用白虎加人參湯。

萬一病患因為貪涼,吃冰飲導致腸胃道不適,由醫師判斷,可用藿香正氣散、香薷散、三味香薷飲,化濕解暑和胃止瀉。

針灸穴位會使用合谷穴、陰陵泉穴、足三里穴、內關穴。或是考慮艾灸薰五柱穴:巨闕穴、中脘穴、下脘穴、梁門穴。
秋天燥熱分兩種,「陽暑」與「陰暑」區別對待,否則越治越燥

若是因為秋天太熱,民眾突然進冷氣房導致陰暑發生,產生頭痛、頭暈、頭脹等症狀。

葉妍廷認為,此時頭皮針的效果非常好,頭皮針能馬上提升腦部循環、放鬆頸肩的肌群,也比較不容易暈針。針刺穴位以四神聰穴、本神穴等穴位為主,可以很快達到放鬆的作用。


【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查看原始文章>>

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相關推薦

中醫治脂肪肝有方 改善不良體質,有效消除脂肪肝 文‧謝曉雲 圖‧達志影像 以中醫觀點來看,罹患脂肪肝主要和飲食、活動少、情緒差、作息不正常有關,透過按穴位、服中藥改善不良體質,方能逆轉脂肪肝。 脂肪肝是身體裡多餘的脂肪積存在肝臟細胞內,中醫認為,飲食不節,缺乏活動,作息失常,壓力過大會使身體的新陳代...

閱讀詳情 »

胖子才會有脂肪肝? 瘦子免擔心? 文‧陳婉箐 圖‧達志影像 脂肪肝並非是胖子的專利,瘦子也可能會有。除透過正確的飲食原則,還要搭配規律的運動習慣,來減輕肝臟負擔。 針對脂肪肝的最常見誤解之一,就是「肥胖者才會有脂肪肝,瘦子不會得」。張振榕胃腸肝膽科診所院長張振榕表示,根據統計,20%∼30%...

閱讀詳情 »

文 / 整形達人編輯部 小涵本身是知名新秘,化妝技巧精湛,對美感非常要求。但正因為追求完美的性格,他堅持每天都要帶著厚重的妝才肯出門,就算到個垃圾也堅持要貼雙眼皮、打鼻影,包括她的未婚夫都未曾看過他卸妝的樣子! 雖說真愛無敵,但小涵就是過不了自己心裡的這個崁!但婚期將至,總不能永遠戴著厚重的妝容度過...

閱讀詳情 »

飛了二十八個小時也值得!什麼手術吸引她們特地來台? 文 / 整形達人編輯部 前陣子在台灣引起熱烈討論的醫療觀光,不止在高雄掀起大量討論,隨著近幾年觀光人潮增加,首當其衝的台北更是有感。 台北以全方位隆乳手術與全女醫團隊聞名整形界的渾然天成整形外科診所陳淑賢院長表示,台灣是許多海外華僑、外國人士進行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