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秋天肌膚2大殺手:皮膚乾、縐紋多!護膚小幫手神救援

秋天日夜溫差大,臉上肌膚容易缺水,補水不夠就變成「乾夫人」了,再加上沒有做好肌膚保養滋潤,脫水後皮膚甚至更容易產生縐紋,爬上臉被戲稱能「夾死蚊子」。皮膚乾、縐紋多,似乎已經變成季節轉換肌膚的2大殺手。藥學博士提醒,碰到這樣的情況,僅是塗抹保養品是不夠的,藉由超音波美膚小幫手的輔助,可以讓肌膚有活力,明亮動人。

秋天肌膚2大殺手:皮膚乾 縐紋多!護膚小幫手神救援

為了達到舒適、深度導入,只要增加一個護膚步驟,就能體驗護膚產品效果提升,為肌膚注入活力,明亮動人。

中年以後皮膚變得粗糙、乾燥、缺水,出現令人困擾的皺紋

雖然說,產生皺紋是自然老化過程中必經的一部份,但是,如果保濕功夫做的不好,卻有可能加速縐紋的產生。皮膚本身由三層組織構成,表面的表皮層由死皮細胞組成,可以保護人體承受日曬雨淋等外在因素。表皮下方的真皮層充滿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纖維,讓皮膚有韌性和彈性;至於最底層的皮下組織則是脂肪細胞所在之處。中年以後,皮膚開始變得粗糙、乾燥、缺水、缺乏彈性,表皮層和真皮層就會開始出現令人困擾的皺紋。

補水又能安撫縐紋的成分琳瑯滿目 挑選是一門學問

如何才能安撫愛鬧脾氣的縐紋呢?使用適合自己膚質的保養品,不失為救急的好方法。但是有關能充分補水、安撫縐紋的成分可說是琳瑯滿目,如何挑選也是一門學問。其中廣為人知的是維他命C、維他命E等成分,具有抗氧化好處,使肌膚維持活力,還有胜肽是天然的保濕劑,以及綠茶中含有的茶多酚,能清除有害自由基,阻斷脂質過氧化過程,以上都是有助趕走縐紋的明星成分。

此外,近年還有一些鮮為人知的新秀成分,像是沙棘籽油、西洋菜、白樺葉等,也逐漸受到矚目。沙棘油內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例如有大量的維生素C、類胡蘿蔔素等,使用沙棘油對皮膚來說可以提升保護,幫助肌膚維持在水嫩的狀態,恢復光澤。西洋菜葉則含有豐富礦物質、胡蘿蔔素、鉀等元素,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 ,能保護肌膚。

秋天肌膚2大殺手:皮膚乾 縐紋多!護膚小幫手神救援

來自瑞士,以天然、純淨、安全為品牌核心理念的保養品牌,以天然植物製作,2000種以上禁用成分。

來自瑞士,以天然、純淨、安全為品牌核心理念的保養品牌,以天然植物製作,2000種以上禁用成分,遠勝歐盟1400種禁用的標準,凡經基改或任何屬過敏原的原料一律杜絕;嚴謹的成分政策擁有全球八大認證肯定,希望肌膚受到天然成分的乾淨呵護。

增加一個護膚步驟,為肌膚注入活力,明亮動人

許多專業美容師都認為使用保養品應該要以手輕拍,讓產品更為服貼以利吸收;名媛、藝人們也常分享自己每天保養流程中都會用手拍打臉部數十甚至百次。現在為了達到舒適、深度導入,只要增加一個護膚步驟,就能體驗護膚產品效果提升,為肌膚注入活力,明亮動人。

現在有一種每秒發射近 30 萬次的超音波美膚小幫手,讓塗抹的精華液、眼霜、晚霜等,有更好的利用吸收。具有三段不同溫度控制,最高為36度,並且採用水滴型探頭,更舒適的使用於臉部各個區域,如鼻翼和眼角內側等難以觸及的地方。每使用1分鐘便自動斷電,更具安全考量。

本身是藥學博士,同時也是瑞士保養品牌首席科學長Dr. Peter Matravers表示,品牌堅持提供淨純無害、安全優良的產品信念,搭配上超音波美膚小幫手,可協助將保養品均勻地推向肌膚表層,滲入肌膚不平均的皮溝、皮丘皺褶,讓肌膚得到保護。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9/6779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調查,全台約有25萬人中風,且隨著年齡增加比例相對遞增。目前台灣醫療體系的中風照護,以急性及慢性病患為主,但復健科醫師提醒,中風和腦傷患者,在急性治療期後,應把握0-6個月黃金復健期,密集進行復健治療,才能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開業醫復健科診所院長曾清祥指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常見失智症的症狀像記憶力、執行力等認知功能會變差,尤其會變得特別喜歡重複說以前的事情;臨床上,曾有1名72歲老太太,退休後與家人同住,原本身體硬朗的她,卻漸漸出現忘東忘西等現象,且不但忘記自己是否吃過飯,甚至還指稱媳婦不給她飯吃等,差點引發家庭衝突。彰濱秀傳紀念醫院身心內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家有中風病人請注意!中風後若能在黃金期積極接受復健,可以避免身體殘疾;值得注意的是,研究顯示,中風後極易出現憂鬱症。醫師提醒,當家人發生中風時,切勿忽略心理復健,而且尤其要把握前三個月黃金復健期。根據署立雙和醫院所做的研究顯示,中風後出現憂鬱症約佔中風病人20-60%,女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1名77歲老先生因笑太用力,導致下巴脫臼,竟演變成慣性脫臼,必須常跑醫院治療,醫師考量患者罹患糖尿病與心臟病,加上輕微腦中風等症狀,便以注射肉毒桿菌取代手術處理,利用肌肉放鬆,降低關節的前拉力,患者已逐漸康復且未再復發。下巴脫臼主要是控制下巴運動的顳顎關節脫臼,通常關節後方...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