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異位性皮膚炎 免疫系統失調慢性疾病

異位性皮膚炎 免疫系統失調慢性疾病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異位性皮膚炎」對多數人來說並不陌生,但常被認為僅是皮膚小毛病。然而中、重度的異位性皮膚炎,發作起來遠比一般民眾想像的更嚴重!23歲的許先生,自2歲確診異位性皮膚炎起,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糾纏,經常半夜醒來整床都是血和皮屑,晚上睡不好、白天昏昏欲睡,影響專注力及工作表現。更因為外顯症狀,從幼稚園起即就常常受異樣眼光。

異位性皮膚炎多因季節、壓力、過敏原導致

台大醫院皮膚科醫師朱家瑜表示,異位性皮膚炎並非單純皮膚問題,而是一種免疫系統失調的慢性疾病,患者因為絲聚蛋白突變,導致角質層功能缺損、保護能力下降,因此皮膚容易喪失水份、變得乾燥脆弱,導致過敏物質可以更輕易入侵人體,引發免疫反應,產生搔癢感。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過敏疾病,常被誤會是因為「食物過敏」或「免疫力低下」導致,但其實多是因為季節變化、壓力或是對空氣中的過敏原,像塵蹣、動物毛髮等產生過敏反應而誘發,極少數是因為食物過敏引起,更不是因為身體太弱、免疫力差導致。

多數民眾以為「異位性皮膚炎長大就會好」。但朱家瑜醫師表示,約30%患者長大也好不了,或曾獲得緩解到成年時期又受到誘發而發作,甚至也有患者是成人時期才發作,很難預估哪些患者長大一定會痊癒。一般來說若嬰幼兒時期發作得很厲害,長大就越不容易好,病程可長達數十年。

4位成人患者就有1位是中重度

異位性皮膚炎最主要症狀是「癢」,一旦皮膚反覆抓癢而受傷,細菌或其他感染物就會趁虛而入。為了要對抗入侵物,免疫系統就會傳送更多的發炎訊號到皮膚的表面,造成皮膚更加泛紅與發癢,形成「越抓越癢、越癢越抓」的典型惡性循環。朱家瑜醫師表示,只要病灶超過全身皮膚面積30%以上就稱為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臨床觀察約4位成人患者中就有1位是中重度的患者。

國外研究指出,6成中重度患者一天超過12小時搔癢難耐,一旦皮膚搔抓出現傷口恐引發細菌、病毒、黴菌等感染,可能導致蜂窩性組織炎甚至敗血症等嚴重併發症。8成患者因為嚴重癢感而出現睡眠障礙;皮膚紅腫、脫屑也影響外觀,讓患者迴避社交場合導致社交孤立,引發憂鬱與焦慮,甚至工作也受到影響、需要請假,對患者的身心以及生活品質都有極大的負面影響。

生物製劑有望打破治療僵局

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醫師表示,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可以過口服藥物、照光治療或濕敷療法等方式治療,雖然照光治療及濕敷療法治療效果佳,但所需時間都較長。濕敷療法透過包裹乳液、藥物及浸濕布料修復皮膚,但一次治療需要4至6小時,有在工作的患者幾乎難以配合。患者可能剩下選擇口服藥物,若口服藥物難使症狀穩定控制,就可能陷入無藥可用的窘境。

朱家瑜醫師亦強調,異位性皮膚炎具有時好時壞、難以捉摸的特性,許多患者會因症狀無法穩定控制而感到灰心或放棄,用消極的心態來面對,或轉而尋求偏方或另類療法。所幸,現在有針對異位性皮膚炎研發的約4位成人患者中就有1位是中重度的患者,有望可以打破目前的治療僵局。(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72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天氣逐漸炎熱,尤其是正逢清明掃墓,在戶外曬太陽的時間很長,常會讓人汗流浹背、口乾舌燥,甚至會沒有食欲;中醫師建議,不妨準備中藥消暑茶飲,可補氣健胃、促進食欲,還可生津解渴、清熱養陰。能夠消暑的中藥茶飲還真不少;大林慈濟醫院中醫科醫師黃雅慧表示,例如「竹葉參麥飲」,就具有清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隨著節氣轉變,氣溫逐漸上升,加上濕氣沉重,就容易使人體出現不適症狀,像頭昏、嗜睡、胸悶、噁心腹脹等;彰化秀傳紀念醫院中醫部醫師賴威豪指出,正逢清明節,更容易堆積太多情緒,導致傷害健康,因此更需注意如何調理生理及心理的保健。以傳統中醫而言,肝又為管理生理的主要關鍵,又稱為肝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年紀增長是每個人都會面臨的事情,但要做到成功老化,除了控制慢性疾病,更要養成定期運動等生活習慣;奇美醫院老年醫學科醫師蔡岡廷指出,老人家運動時,一定得考量個人健康狀況、體力等,才能避免造成傷害,達到強身目的。像是八十歲的長輩,若年輕開始就養成良好的作息及運動習慣,加上體質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雙子宮的發生率約千分之一至3%,且懷孕後容易流產,因不易察覺,甚至可能終生都未曾發現;開業醫試管嬰兒中心院長郭鴻璋指出,雙子宮屬於先天性,可透過超音波、子宮鏡等進一步檢查,通常月經不會有異常現象,透過治療與安胎,仍可自行懷孕。臨床上,1名婦女因懷孕後再度流產,經檢查後,才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