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科學證實這幾招可以逆轉老化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不論是處在哪一個年齡層,抗老似乎已成為每一位現代人的生活使命。著有《青春永駐不老新科學》的科學家作者Andrew Steele建議,每個人都應趁還年輕時開始思考如何優化生活方式,好讓自己能夠年紀越大體況越佳。

現年35歲的Steele主要研究人體在細胞水平上的老化方式,他說「科學界在老化生物學領域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這表示我們有可能可以減緩衰老的過程。」調整生活方式是一生的功課,哈佛大學2018年的一項研究發現,遵循五種習慣的人(飲食健康、定期運動、保持健康的體重、不喝過量的酒精和不吸煙)可以增加長達10年的預期壽命。Steele建議將以下三個簡單的要領成為日常生活習慣,有助延緩衰老過程

科學證實這幾招可以逆轉老化

照顧好牙齒

這聽起來可能有些令人驚訝,但是口腔健康與老化之間確實有著關聯。Steele表示已有大量證據顯示刷牙可以預防心臟病甚至是癡呆症,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將主要原因歸結為炎症。口腔衛生差易導致蛀牙和牙齦疾病,基本而言,這就是慢性炎症不斷在嘴裡作亂,使得免疫系統在應對實際威脅(例如與年齡有關的疾病)時,效率就會下降。蘇格蘭的一項研究發現,每天刷兩次牙的人比每天刷一次牙的人患心臟病的風險還要低。

多運動保持活躍

從減少炎症到增加膠原細胞的產生,運動鍛煉對於人體細胞有著多層面助益,並且減緩老化過程。研究表明,活動量始終很高的人,他們體內可避免染色體末端基因受到破壞的端粒會更長,達到延緩老化的效益; 2017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具有較高運動量的成年人(定義為每週五天,每次進行30分鐘鍛煉)其端粒比久坐的成年人年輕9歲。哈佛大學2013年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每天只做15分鐘運動就可以將預期壽命提高3年。

提升睡眠品質

睡眠就像是大腦進行大掃除,在睡眠期間的大腦實際上會排出毒素,包括與阿茲海默症有關的毒素。睡眠時數也很重要,過長或過短都不恰當。研究顯示,每日睡眠時間少於7或8個小時會增加死亡風險,每日睡眠時間超過11個小時則會引發更大的死亡風險。

Reference

The surprising habit that can reverse aging — and other science-backed strategies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老病號用藥,有6種藥物得特別留心!國內醫療AI專家、台北醫學大學醫學資訊研究所教授李友專近期針對健保資料庫釋出的資料分析發現,全台灣醫院門診開出平均每600張處方箋中就有1張用藥有問題,可能影響42萬病人;又以腸胃藥、過敏藥及安眠藥最...

閱讀詳情 »

「笑氣」近年來在年輕人之間掀起一股流行風潮,但醫師提醒,過度濫用笑氣恐導致癱瘓!新光醫院家醫科柳朋馳醫師表示,笑氣在醫學上主要是作麻醉使用,在工業及食品上亦有其不同的用途,但若長期任意、大量吸食恐導致感覺麻木、神經脊髓退化、癱瘓,嚴重甚至恐導致死亡,不可不慎!  笑氣是什麼?柳朋馳醫師表示,笑氣學名...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天氣一轉涼,不得不慎防國人十大死因第4位的「腦中風」突然找上門!醫師提醒,救治腦中風需搶快,因為腦中風若每延誤1小時疏通血管,腦部將加速老化3.6年;相反的,只要每提早15分鐘接受治療,就能增加4%機率恢復正常活動功能。得熟記腦中風...

閱讀詳情 »

▲三峽本土登革熱群聚陸續出現確診個案,防疫人員持續查核孳生源。(照/疾管署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北市五寮尖山荀園引發的本土登革熱群聚還停不下來!疾管署今(30)日公布國內又新增4例本土登革熱病例,3男1女,年齡介於50多歲⾄60多歲,依活動史及疫情現況研判,全都是五寮里群聚的新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