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空汙嚴重致肺癌 台灣研究藻類合併化療藥物增加癌友存活率

隨著空氣中的PM2.5污染頻頻拉警報,每年奪走8千人命,連續10年蟬聯癌症死亡率首位的肺癌,也跟著受到嚴峻威脅!臨床觀察,肺癌初期症狀不明顯,6成肺癌病友發現時已為晚期,面對晚期肺癌必需接受化學、放射治療的巨大副作用,還能增加存活率,一直是醫界備受挑戰的課題。近來,藻類萃取成分-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輔助肺癌化療藥物,可以增加存活率的研究成果,獲得國際醫學期刊Cancer Letters評審委員一致肯定,並已經於9月底刊出。(影音/攝影江旻駿)

空汙嚴重致肺癌 台灣研究藻類合併化療藥物增加癌友存活率

誘發肺癌原因空染也在列 初期少症狀發現多為晚期

誘發肺癌的原因,除了已知與二手菸、廚房油煙、遺傳因素、肺部慢性病變等有關之外,近來研究也發現,空氣中的PM2.5細懸浮微粒雖然肉眼看不到,卻可侵入人體肺泡,滲透血液循環系統,引發各類疾病,包括氣喘、過敏、皮膚炎,還有失智症與肺癌等。肺癌分成非小細胞肺癌與小細胞肺癌,其中92%的病友為非小細胞肺癌,包括:肺腺癌、鱗狀細胞癌和大細胞癌。

由於肺癌早期不一定有咳血或噁心、嘔吐、久咳不癒等症狀,所以一旦發現,往往都已經是肺癌晚期。對於第三期肺癌的治療,手術切除後就面臨進行化療藥物與放射治療,其中接受化療藥物治療的患者,雖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仍然會帶來一些副作用,包括掉髮、口腔黏膜受損剝落,導致口腔潰瘍,還有破壞腸道形成腸道便血,以及睡眠品質不佳、感覺疲勞、免疫低下等,患者明顯感覺痛苦而影響生活品質,尤其會降低藥物吸收力。

空汙嚴重致肺癌 台灣研究藻類合併化療藥物增加癌友存活率

台灣四周海域蘊藏豐富天然海洋資源,因此褐藻資源也很豐富。

研究:肺癌化療藥物併用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 可增加病人存活率

台灣褐藻醣膠發展學會理事長、暨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生物技術研究所教授許先業表示,有鑑於此,為了提升肺癌化療藥物用於治療癌症時的療效與減少副作用,於是近年致力於肺癌輔助療法的相關研究,最近有一項突破肺癌研究,主要是探討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對於肺癌化療藥物(Cisplatin)所導致之細胞毒性的強化機轉。結果發現,小分子褐藻醣膠可減少肺癌化療藥物的用量,降低藥物的毒性與減少副作用。

褐藻醣膠是由褐藻(昆布、海藻)中黏滑成分所萃取出的一種水溶性纖維,台灣四周海域蘊藏豐富天然海洋資源,因此褐藻資源也很豐富。利用低分子化技術製成小分子褐藻醣膠(分子量500道爾頓,增強效用)。近年來,國內外各單位投入研究在輔助癌症與慢性病方面,並已經累積25篇國際醫學文獻,且有大腸癌人體臨床實驗的成果。

在動物實驗中,是以序列性療法(肺癌化療藥物→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可有效抑制帶有LLC1之C57BL/6小鼠模型中的腫瘤體積。透過人類肺癌細胞一系列的合併療法實驗,發現以序列性療法對於肺癌細胞存活性的抑制率為50 ~ 75%,而以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為前期輔助的序列性療法,則可增加抑制率達75 ~ 85%。此外,同時給予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與肺癌化療藥物,可加乘抑制肺癌細胞活性及誘導細胞凋亡反應。

許先業教授表示,從本次研究成果可發現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的潛力,未來期望進入臨床階段。透過國內肺癌患者的臨床觀察,75位常規接受化療藥物治療的晚期肺癌病人被分派為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食用組(n = 50)與不食用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的對照組(n = 25),發現使用藥物與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之肺癌病人的存活率會較單獨使用藥物的病人增加大約50%,此初步成果未來還需要做更完整的臨床實驗。

空汙嚴重致肺癌 台灣研究藻類合併化療藥物增加癌友存活率

許先業教授表示,從本次研究成果可發現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的潛力,未來期望進入臨床階段。

研究成果獲得國際醫學期刊Cancer Letters評審委員肯定 9月底刊出

此成果對肺癌患者來說,有機會成為肺癌的潛力治療策略,並能增加生活品質。而此成果已經獲得國際醫學期刊Cancer Letters評審委員高度肯定,並已經於今年9月底刊出。

不過,許先業教授也提醒,以保健品輔助藥物的治療策略,係屬於輔助療法之一,患者仍然要依照醫師叮囑,視患者情況需要,搭配化療藥物合併進行。未來研究仍然有待繼續努力突破,以期造福更多需要的人。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88/6780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每年一到秋冬季節,流行性感冒疫情就會升溫,遇到發燒、感冒、流鼻水、頭痛時,許多人會自行到藥局買成藥服用。對此,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陳詩琪藥師強調,感冒藥絕對不是吃越多,好越快,也不要迷信吞了感冒「加強錠」就會快速痊癒。感冒糖漿非飲料 猛灌恐致生命危險感冒藥的成分大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入秋後是適合大啖螃蟹的季節,此時秋蟹肉肥味鮮,許多餐廳都推出螃蟹料理。但並非所有人都適合吃螃蟹,台南市立醫院中醫師吳宜蓁提醒,螃蟹的性味鹹寒,為寒性食物,體質虛寒者、過敏體質者、感冒、心血管疾病者、痛風者都不宜過度食用,才不會大啖美食卻失了健康。螃蟹味鹹性寒 非人人適合...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最近有1項初步的研究指出,出現記憶障礙的老年人,如果合併有焦慮症的話,可能會加速疾病的進展,比起沒有焦慮症的人,更快發展成阿茲海默症。相反的,罹患阿茲海默症的人,通常會伴隨一些情緒症狀,像是焦慮和憂鬱,甚至有某些研究表示,這些症狀可以視為老年人發展成阿茲海默症的前期徵...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今天早上我的背又痛到不行!」小陳發出簡訊:「可能要請假……」 「你年紀輕輕,怎麼這麼容易腰痠背痛?」友人迅速回覆。 「可能是之前車禍傷到吧。」小陳寫著:「我本來也以為多休息就會好,偏偏每次都是起床的時候最痛。」 「聽起來怪怪的&helli...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