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穿戴式裝置正夯 你用的屬醫療器材嗎?

穿戴式裝置正夯 你用的屬醫療器材嗎?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近年來臺灣的資通訊科技產業蓬勃發展,搭載健康促進軟體也廣泛應用在穿戴式裝置!然而,新產品推陳出新,有些功能已涉及醫療器材管理範疇,因此,食藥署已發布「醫用軟體分類分級參考指引」,教消費者聰明選擇正確的產品。

體重運動睡眠軟體 不屬於醫材管理

若是用於顯示、傳輸、保存個人健康測量值(例如身高、體重、血壓、心跳、血糖值),或是用於記錄飲食、熱量消耗、步數、動作週期、計算女性生理週期、休閒用途之心率、血氧量測軟體等,未涉及疾病的診斷與治療,也不以醫療器材列管。

當軟體是協助使用者選擇健康生活型態,以降低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等慢性病罹患風險,或改善罹患部分慢性疾病及相關症狀,且不是用於治療或改善特定疾病或症狀,則不屬醫療器材。

處理醫療資訊 列入醫材管理

若軟體會用來處理醫療器材產生的資料,如電子血壓計、血糖計等醫療器材附屬專用之訊號處理或訊號傳輸軟體,則屬於醫療器材。食藥署強調,對於健康促進產品的屬性,會視產品風險等因素做考量,像是侵入式、植入式、或可能造成傷害或疾病等潛在風險,會進一步評估其管理屬性。

健康促進穿戴式裝置 不可用於疾病診斷、測量、監控

食藥署也提醒,無涉及醫療器材管理範疇的健康促進穿戴式裝置,不可用於疾病之診斷、治療或臨床生理數據之測量、監控等用途。另外,購買醫療器材需經合法通路(如:醫療器材行、藥粧店或藥局),並認明醫療器材許可證或登錄字號。

【延伸閱讀】

「獨活症候群」人數激增 當心引發健康危機!

糖尿病引發腎心病變能否逆轉? 及早介入是關鍵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90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李先生是32歲的上班族,需要久坐辦公,長久下來,常覺得下背酸痛。他的辦公桌面稍高,右手需撐在桌面上才能操控滑鼠,導致右肩到右肩胛骨處總有說不上來不適感,就算躺在床上全身放鬆,右肩附近也總會不自覺繃緊,看了復健科,熱敷、電療也不見改善,讓他深受困擾。台物理治療師不能直接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醫師奉獻一生於醫療 相信人性本善竟受騙現年83歲台北中山醫院董事長暨婦產科名醫陳福民醫師,多年行醫歷經許多風雨,無論是婦產科醫師荒、面對醫療抗議、工作時數過長等,他都會本著醫者父母心的願心,全心守護著日漸式微的婦產科。然而因專注投身醫療、辛勞工作,更相信人性本善,導致2...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前年一名四個月大的女嬰頸部長了顆腫瘤,因生長迅速導致外觀隆起、壓迫食道與氣管而無法順利進食與呼吸,差點沒了性命。經核磁共振確診為頸畸胎瘤,為保護女嬰細嫩的皮膚,童綜合醫院達文西中心暨耳鼻喉部主任蔡青劭建議,以微創手術切除腫瘤,術後傷口小、復原狀況佳,女嬰隔天就能拔管進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聽診趣健走活動 邀民眾認識菜瓜布肺伸展手腳擺動身體,熱身準備健走;起步槍響起,民眾大步踏出起點,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於9月22日,在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舉行聽診趣健走活動,邀請民眾一起為肺部健康而走,認識菜瓜布肺。台大醫院內科部王鶴健醫師指出,菜瓜布肺全名特發性肺纖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