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突破傳統!讓藥找藥師 「原包裝給藥」提升用藥安全

突破傳統!讓藥找藥師 「原包裝給藥」提升用藥安全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去年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之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698期「藥品斷捨離」一文中,提醒民眾收納藥品應連同原包裝、說明書及藥袋一起保存,以利辨識及使用前參考用藥資訊,可見「原包裝給藥」對用藥安全真的非常重要。對此,成大醫院也正式啟用率先引進的「全自動盒裝調配機」,讓病人可以取得原包裝藥品,幫助提升民眾用藥安全,也讓藥師能有更多時間發揮專長照護病人。

接收處方至落藥平均約16秒 突破傳統「藥師找藥」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從民國99年就已開始推動「原包裝給藥」,成大醫院藥劑部也一直努力推動「原包裝給藥」,惟主要靠人力調配。今年3月從國外引進自動盒裝調配機,4月順利上線,目前盒裝調配機共放置250種品項,從接收處方至落藥平均約16秒,由事務員協助傳遞藥籃讓「藥來找藥師」,突破傳統「藥師找藥」的作業。

減少藥品相似導致調劑錯誤 2狀況優先放機器

藥劑部鄭靜蘭主任指出,在藥品大部分以30天為單位包裝的歐美國家,盒裝調配機的「原包裝給藥」早已行之有年,但台灣各醫學中心卻遲遲未引進,可能與國內醫療體制病患回診以週為單位,慢性病回診以4週、28天為主,但並非所有的藥商會以「週」或「4週」的包裝供給醫療院所。

為了發揮盒裝調配機的效能,除了慢性病之口服藥品外,其他外用、眼用、吸入劑或胰島素筆針,只要有外盒包裝,特別是有藥名或包裝相似的品項皆優先放入機器,以減少因藥品相似導致的調劑錯誤。

原包裝給藥 病人用藥安全更有保障

鄭靜蘭主任強調,現今仍有為數不少的慢性病用藥包裝並非28的倍數,期使藥商多能提供以週為倍數的包裝,能更落實用藥安全的「原包裝給藥」目標,減少調劑時需拆盒、裁剪,藥師有更多時間專注於處方評估及用藥指導,讓病人用藥安全更有保障。

【延伸閱讀】

新式甲狀腺切除術!脖子不留疤 術中導航聲帶不受損

新型SGLT2抑制劑 慢性腎臟疾病第三期臨床試驗達標

聽損兒上課聽不清有解!新系統結合藍牙科技 清晰音訊直送助聽器

 心肌梗塞防復發 醫師要他一定要做「這些事」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11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臨床上,1名因子宮內膜癌開刀的患者,長期飲食習慣為蛋奶素,導致開刀後誘發貧血、低白蛋白血症;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鄭欣宜指出,長期吃素,在手術後必須補充均衡飲食,尤其最好選擇高生物價蛋白質,才能補足手術流失的蛋白質。吃素的患者想要維持飲食習慣,而且又能兼顧營養,該怎麼吃呢?鄭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針對近日玉山國家公園發生獼猴咬傷遊客事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舉行臨時記者會表示,目前3隻攻擊遊客的猴子已於14日捕獲,並發現其口腔有疑似感染猴疱疹病毒病徵,10名遭受獼猴咬傷者,可能罹患疱疹B病毒感染症,將進行醫療評估,適時給予抗疱疹病毒藥物。疾病管制署副署長長莊人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1名53歲婦女原本身體健康,但半年間胸部、腹部等部位突然長出腫瘤,且胸部腫瘤還為罕見的惡性葉狀瘤;經由就醫後,醫師透過同時進行切除及乳房重建手術,免於3次手術,患者才逐漸恢復健康。這名婦女原本發現左側乳房有突出硬塊,並不以為意,沒想到腫瘤不斷增長,甚至接近腰部,將近有30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骨鬆學會最新調查發現,國內8成女性沒有補充含鈣營養品習慣、近7成連一層樓梯都懶得爬、6成為了美白而過度防曬。醫師表示,女性35歲後,骨量開始遞減,缺鈣、懶、過度防曬,恐加速骨鬆!根據最新國際骨鬆期刊發表的研究發現,台灣已成為亞洲骨折高危險區域,其中女性發生骨折人數,更是男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