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立馬生效!陳時中頒醫院強化版7大門禁 「探病減為1個時段」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衛福部桃園醫院爆發本土群聚,9天以來已陸續確診10人,突來的疫情燒出國人高度憂慮,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0)日宣布,即日起強化醫療院所門禁管制措施,頒7大新制,包括「每日訪客可探視時段減少為1個時段」。

指揮中心公布的強化版醫療院所門禁管制措施如下:

1. 訪客及人員進入醫療院所須全程配戴口罩,遵循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進行體溫量測等健康監測,並落實手部衛生。

2. 訪客探視(病)由每日固定2個時段,限縮為1個時段,且每名住院病人每次以至多2名訪客為原則,醫院得視情形調整。

3. 住院病人之陪病者(含照顧服務員)以1名為原則。

4. 住院病房訪客及陪病者採實聯制登記,落實詢問旅遊史(Travel history)、職業別(Occupation)、接觸史(Contact history)及是否群聚(Cluster),並可利用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查詢相關資料。

5. 居家隔離、居家檢疫及自主健康管理者,於管理期間,勿至醫院陪病。

6. 居家隔離、居家檢疫及自主健康管理者,於管理期間,勿至醫院探病。但居家隔離/檢疫第1天(含)以後且無症狀者,或自主健康管理期間無症狀者,可依「開放民眾自費檢驗COVID-19(武漢肺炎)申請規定」採檢陰性後探病。

7. 醫療機構工作人員(含外包人員)應穿戴適當個人防護裝備。
指揮中心強調,請民眾儘量避免不必要的陪病或探病,建議以視訊或電話方式替代實地探視,如需提供病人物品,建議可交付予醫院轉交;若仍有實地探視之需要,應配合實聯制登記及院方相關管理措施。另醫療機構相關管理規定,將視疫情發展滾動式修正。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快看!確診者足跡多爆5處 麥當勞、廣德海鮮餐廳還有豆漿王

9天已連環爆10例!一採陰翻盤 最早確診護理師同住祖母也染疫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糖尿病友需要進行嚴格的血糖控制,因此對於醣份、熱量高的食物總是敬謝不敏。根據國健署建議的每日飲食指南,成人每日至少應攝取兩份水果,才能滿足一天所需的各種營養素。然而香甜多汁的水果容易讓血糖快速上升,多數糖友為擔心血糖失控而不敢輕易嘗試,甚至避免食用水果。資深營養師Angela表示,若完全不攝取水果,...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爸爸駝背、兒子下背痛,一家竟然全是僵直性脊椎炎!今年53歲的王先生,早在當兵時就出現下背痛困擾,起初以為是當兵太操勞,不以為意,結果一痛竟持續超過20年,吃過止痛藥但效果有限,後來背部彎曲駝背,只能低頭走路,只好求診骨科並進行脊椎矯正手術,但仍無法改善症狀,沒想到前幾...

閱讀詳情 »

哪些因素聯集讓人容易得癌症 許多人對癌症的認知仍停留在遺傳及飲食作息不佳,但根據現代醫學及我的臨床統計,這兩個因素已經無法套用在多數罹癌患者身上。經過十幾年的統計研究,我發現以下這幾個因素與癌症有顯著相關,只要其中三項以上因素有聯集,就會有超過九成的機率罹患癌症。這些容易罹癌的因素分別是:先天弱臟、...

閱讀詳情 »

硬底子演員林嘉俐是金鐘獎常客,2004年憑《四重奏》獲得最佳女配角,實力備受肯定。她上《聚焦2.0》透露,剛入行時年紀輕輕卻常被指定演超齡角色,28歲就演媽媽,還因為接演傳記演到祖母,讓她大嘆好委屈。林嘉俐也自曝職災,曾因飾演一個脾氣差的媽媽,難以抽離角色,一天到晚生氣,氣到掛腦神經內科,下戲後嚴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