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端午連假宅在家嗑粽子 營養師3要點叫你吃不胖!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端午連假,既然防疫優先出不了門,在家當然得要吃顆粽子來應景慶祝,但粽子熱量高,人人皆知,要如何聰明吃才能保住體重不失控?營養師提供幾個簡單原則供民眾參考。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營養科營養師何宜蓁表示,台灣粽子種類繁多,得先了解粽子特色,才能聰明挑對粽子,南部粽的特色是直接把糯米及配料包起來,以水煮方式烹調;北部粽則是會將配料及糯米先炒過再包進粽葉中,然後蒸熟。

至於客家粽也稱為粿粽,是用糯米粉或在來米粉製成,裡面多添加豬絞肉及菜脯,吃起來像粿一樣;鹼粽口感類似粿,一般都沒有包餡料,所以本身沒有味道,多是沾糖食用。

何宜蓁指出,通常北部粽因加油拌炒,一顆熱量約600大卡,相較於南部粽一顆熱量約500大卡,其熱量較高;而客家粽體積較小,熱量約180大卡;鹼粽體積雖小,熱量也有120大卡,但不含砂糖熱量,一湯匙糖約60大卡,請酌量沾食。

挑口味之外,也要挑食材,何宜蓁說,建議挑選添加全榖雜糧的粽子,包括燕麥、紫米、薏仁、糙米等,不僅可減少糯米不易消化、容易脹氣問題,也可從中多補充膳食纖維。而餡料部分,挑選以瘦肉、雞肉或豆干、豆皮等豆製品取代高脂肉類,如豬五花肉,以減少飽和脂肪攝取;且可多選擇含有菇類、竹筍、木耳、洋蔥等食材,增加膳食纖維攝取量。

何宜蓁提醒,吃粽子過程中則有3要點,要點一「適量攝取」,糯米屬全榖雜糧類,一顆粽子約有8分滿的飯量,適合當正餐享用,且一餐應攝取一顆即可。要點二「搭配蔬果」,建議搭配一碗時令蔬菜及一份水果(約一個拳頭大)可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要點三「沾醬減量」,粽子本身已有調味,若再搭配甜辣醬、醬油膏、番茄醬等,容易攝取過多的鈉含量,造成身體負擔,而吃鹼粽時會沾砂糖或果糖,雖然可以增添風味,但容易吃進過多熱量,建議吃粽子時,盡量以原味為主,如欲沾食醬料或糖時亦請減量。

照片來源:資料照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死亡兩位數降不下來!611再24死 陳時中點名「大家還要提高警覺」

疫苗不夠先買「救命藥」! 陳時中:千人份單株抗體藥6月中到貨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懷孕時皮膚問題總是讓孕媽媽們傷透腦筋,擔心用藥會影響寶寶健康、不處理又感到搔癢難受。禾馨醫療孕婦皮膚病特別門診蔡昌霖醫師提醒,許多口服藥物對胎兒是安全無害的,建議仔細與醫師討論病情,遵循醫囑用藥,避免擅自使用成藥;此外日常生活中也應加強保濕、避免高溫流汗等,都有助改善皮膚的不適症狀。  孕期遇到濕疹...

閱讀詳情 »

秋天到,正是吃秋蟹的時候!高雄鳳山醫院廖嘉音營養師提醒,享用肥美秋蟹,也要留意5大禁忌,才能吃得健康。  1. 勿生食:螃蟹以腐物為食,身上帶有許多病菌、污泥,因此,食用螃蟹前應刷洗乾淨,並確實蒸熟再食用。此外,死蟹會滋生大量病菌,亦不適合食用。 2. 勿存放:螃蟹最好現蒸現吃,不要存放;若吃不完,...

閱讀詳情 »

辣味是五味中的一種,對辣味偏愛甚至上癮的人不在少數。辣椒中含豐富的維他命E、C,還含有隻有辣椒才有的辣椒素,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 辣椒那麼好,可卻不是人人都能消受,對下面八種人來說 吃辣不但無功,反而害命! 【NO.1痔瘡患者】 有痔瘡的人在吃了辣椒後容易痔靜脈充血水腫,進一步加重痔瘡,從而至形成肛...

閱讀詳情 »

水果應該怎麼吃?有的人喜歡削皮吃,有的喜歡洗乾淨直接吃,這些吃法你都嘗試過,現在不如來試試煮著吃吧,不但味道與眾不同,更有意想不到的藥用價值喔!  治咳嗽,秒殺一切止咳消炎藥橙皮裡有兩種成分具有止咳化痰的功效,一個是那可汀,一個是橙皮油。這兩種成分,只有在蒸煮之後才會從橙皮中出來。尤其適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