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暴烈性頭痛」是腦出血前兆! 醫揭7大症狀:死亡率破3成

潮健康/郭家和

「暴烈性頭痛」是腦出血前兆! 醫揭7大症狀:死亡率破3成

 

腦出血有哪些危險因子?  死亡率比梗塞性中風還高

只是頭痛不舒服,也可能是「腦出血」前兆?新北市立聯合醫院神經內科鍾宜君醫師受訪表示,腦出血可分為創傷性腦出血與自發性腦出血。創傷性腦出血通常是車禍、外傷造成,自發性腦出血則與高血壓最相關。腦出血死亡率可能達30%以上,只要自覺不適就應盡快就醫檢查。

 

腦中風為僅次癌症的第二大死因,鍾宜君醫師表示,腦中風分為梗塞性中風與出血性中風。自發性腦出血是指腦血管破裂導致腦部出血,進而壓迫腦部組織引起神經學症狀。出血性中風約佔所有中風的3至4成,危險程度卻比梗塞性中風更高,統計上死亡率約30%。

 

「血壓不穩定是最需要注意的腦出血原因!」鍾怡君醫師指出,自發性腦出血最常見的原因是高血壓,另外,血管畸型、動脈瘤病史、長期三高控制不良、服用抗凝血藥物都可能相關。主要危險因子包括年紀、藥物、肥胖、菸酒成癮、肝腎疾病、藥物濫用等等。

 

「暴烈性頭痛」是腦出血前兆! 醫揭7大症狀:死亡率破3成

 

腦出血有哪些主要症狀?  暴烈性頭痛速就醫檢查

「有時腦出血較難分辨是自發性或是創傷性,因為患者可能在出血時跌倒、出車禍,必須透過電腦斷層、過去病史、出血位置來判斷。」鍾宜君醫師表示,當出血患者快速出現意識喪失,很可能大幅影響疾病預後。只要身體有所不適,最好及早接受相關檢查。

 

鍾宜君醫師說明,腦出血最明顯的症狀與中風類似,以麻木、肢體無力、吞嚥困難、視力模糊為表現。嚴重的腦出血可能引起「暴裂性頭痛」和頸部僵硬、持續嘔吐、意識喪失等情況。若有不明原因暈厥,或前所未見的劇烈頭痛、頸部僵硬不適,就要提高警覺。

 

年輕族群也可能發生腦出血?鍾宜君醫師解釋,年輕人發生腦出血最常見的原因是血管畸形(Vascular malformation),通常無症狀時較難發現。另外,高血壓年輕化,不少人3、40歲有高血壓,若再合併肥胖、菸酒問題,都可能增加腦出血的風險。

 

「暴烈性頭痛」是腦出血前兆! 醫揭7大症狀:死亡率破3成

 

腦出血有哪些治療方式?  急性期後仍須長期復健

出血性腦中風的治療也與梗塞性腦中風不同,鍾宜君醫師說明,梗塞性中風治療首要是3小時內施打血栓溶解劑,或是進行動脈取栓手術。然而,腦出血患者的血管已經破裂,會立即請神經外科醫師來評估適合開刀與否。

 

如不適合開刀的病患則會以血壓控制為主,可能需要數天的加護病房觀察,密切監視患者神經學和臨床症狀,出血量是否加劇,仍有可能因變化而重新評估是否需要開刀引流或放置引流管。

 

腦部血管破裂壓迫到正常腦組織時,可能影響負責處理意識、肢體等不同腦區。即便度過急性期,仍需視神經損傷狀況,接受長期復健與血壓控制。

 

鍾宜君醫師並說明,腦出血患者在急性期之後,也須同步檢查是否有特殊病因或潛在的血管問題。如果本身有慢性病史,或罹患凝血功能疾病,應積極控制治療,以免腦出血再度發生。

 

 

腦中風應該如何預防?  注意作息與高血壓控制

一般人該如何預防腦中風?鍾宜君醫師提醒,多注意身體警訊,當有頭痛不適時,可盡早就醫評估。生活習慣、睡眠、作息、壓力也要適當調適,並維持良考體重、戒菸戒酒、定期健康檢查。氣溫變化大時應注意保暖。

 

「高血壓長期控制不好,會導致血管不穩定,腦部、心臟、腎臟、四肢都有影響!」鍾宜君醫師強調,高血壓不只與腦出血有關,對身體健康影響深遠,呼籲有血壓問題的民眾應及早接受治療並規律用藥,以維持血壓穩定,減少腦出血等重大疾病風險。

 

延伸閱讀:

納豆「腦出血」送醫! 每17分鐘就1人中風 醫師:出現「類中風」6徵兆莫輕忽

腦中風年奪上萬人命! 國健署推「紅色警報評估表」揪潛在症狀

相關推薦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彰化縣衛生局跳過中央「主動普篩」超過千人,引發中央祭出政風調查,支持普篩與反對兩方論戰再起,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今(21)日上午面對媒體一度更說到哽咽。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晚間轉述陳時中回應,陳時中說「葉局長傑出貢獻不會被抹滅...

閱讀詳情 »

七夕情人節到了,有些人開始思考,要如何在七夕情人節這天創造驚喜?許多愛情專家認為,不管是置身愛情粉紅泡泡,或是單身狀態,最重要的一件事,都是要好好愛自己,自己過得好、過得有自信,生活才會精采,根據MyHair生髮植鬍診所醫療團隊的觀察,在門診中,就有不少求診民眾因為掉髮、禿頭問題而自信心低落,後來經...

閱讀詳情 »

▲(照/台灣失智症協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老得好快!根據國發會最新人口推估報告,預估2025年台灣就會提早進入超高齡社會,影響所及,國內失智人口也在快速增加,正是遭受財物損失及詐騙的高風險族群,案件頻傳,台灣失智症協會今(21)日就發表其策劃出版、國內第一本的失智友善金融書籍...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網路瘋傳的健康偏方,當心恐成要命的謠言,近來網路就流傳「喝香菜水可以幫助腎臟排毒,甚至能減少洗腎次數」的說法,讓食藥署在食藥闢謠專區特別撰文強調,香菜中含有大量鉀離子,腎臟病人需適度食用,若鉀離子長期累積於體內,恐因高血鉀導致心律不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