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預防與醫療孰輕孰重? 衛促會批資源比例懸殊

  台灣健保舉世聞名,似乎也養成國人愛看病的陋習,據統計,107年國人醫療保健支出超過1兆元,醫療卻占9成以上,至於預防疾病的公衛卻占不到5%,社團法人臺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批評這本末倒置,全民健康前景堪憂。

  衛促會秘書長陳奕曄指出,30多年前,台灣是世界衛生的模範生,在根絕許多重大傳染病及重大公共衛生上扮演領頭羊角色,但近年來,衛生預防工作退居二線,而以治療為主,這也使得醫療保健支出越來越高,健保保費調漲壓力越來越大。

  陳奕曄分析,台灣現階段輕公衛、重治療,原因在於1980年代,政府公衛醫療政策大轉彎,鼓勵、獎勵私人資本投入醫療,讓醫療市場化,大型私人資本醫院及體系興起,逐漸改變公衛體系與醫療之間的機制。

  實施全民健保之後,健保總額被餵養成醫療市場巨獸,各醫療院身處市場競爭之中,以營利為導向,連公立醫院也無例外,必須自負盈虧,有些甚至委外辦理,忘記了自身所承擔的醫療公共責任。

  陳奕曄認為,在醫療市場的競爭環境,論件計酬、營利導向模式下,各大醫療院所只能拼業績,搶占市場,雖然喊著經營不易,但卻積極擴建醫療大樓、院區,與擴充儀器設備,將醫療視為商品。

  另外,公衛預防無市場利潤可言,因經費預算拮据,不僅人力資源大不如前,基層公衛人員忙於一線醫療,很難有時間協助民眾改善健康。陳奕曄表示,前端的公衛預防幾乎失守,等民眾生病之後,進入醫療必須花更多的錢。短短30多年,台灣公衛醫療產生的巨大變化,深刻影響全民健康。現今常聽到公衛醫療人員面對醫療與公衛亂象與民眾自身健康問題時,總是無奈自求多福。

  全民健康如何擺脫醫療市場經濟困局?陳奕曄談到,基層公衛保健,過去重要,現在更重要!建議透過各種公衛醫療議題倡議、研究與教育,呼籲政府及社會共同面對與扭轉「重醫療、輕預防」的公衛醫療體系。

相關推薦

如果你去醫院看病,甚至因為病情較重需要住院,你可能會發現,雖然醫院有很多地方都已經電腦化,但醫護人員還是常常拿著紙本資料或是實體的 X 光片在診斷。事實上,透過穿戴式的智慧眼鏡,很快地醫護人員就可以拋棄笨重的電腦與紙本資料,只需要在眼前用手比畫一下,就可以知道你的血壓心跳有多少,斷掉的骨頭接好沒。 ...

閱讀詳情 »

這兩天台灣進入新一波低溫天氣,也預告北半球的季節性流感即將到來。疾病管制署表示,十月一日開打的公費季節性流感疫苗還有約 27 萬劑可以接種,請民眾把握機會。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每年12月底至隔年2至3月是流行高峰期。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表示,最新的監測彙整資料顯示,兩週前的北半球各國包括加...

閱讀詳情 »

近日氣溫大幅下降,H7N9 禽流感的歷史好發季節也將於下週開始,與台灣交流頻繁的中國大陸地區入秋以來已陸續出現 8 例 H7N9 流感確定病例,旅遊疫情建議新疆、江蘇、浙江、廣東皆為第二級:警示(Alert),疾病管制署表示民眾應開始提高警覺,計畫前往中國大陸的民眾,務必保持良好衛生習慣,避免接觸禽...

閱讀詳情 »

南台灣登革熱疫情持續下降,上週新增病例數已跌破一千,不過仍有一位台南市女性因病情較嚴重的登革出血熱而死亡,特別的是,她只有 39 歲,且沒有慢性病史,醫師表示與多數案例相比較特殊,請民眾不要大意。 上週(11 月 25 日至 12 月 1 日)共新增 885 例登革熱本土病例,較上週減少近兩百例,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