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不愛「動」死亡風險多3成! 老人得懂「寶特瓶+椅子」6招保命運動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不動,真的會早死!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身體活動不足不但是慢性病的主要危險因子之一,且身體活動不足的死亡風險遠比充足身體活動多2到3成。而老人家想輕鬆達到運動量,其實有訣竅,物理治療師就有6招簡易身體活動,只要利用生活中的寶特瓶、椅子或公園設施,就可以越來越健康。

根據台北市衛生局統計,截至今年2月,台北市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已經高達19.22%,老化速度為六都之冠,如何「健康老化」成為台北市的一大挑戰。

台北市衛生局健康管理科技正陳衣螢表示,充份的身體活動是減少罹患慢性病及預防延緩失能的不二法門,台北市衛生局今年就規劃「改變180、月來越健康」活動,設計長者適用的「樂食愛動月曆」,藉由180天的飲食以及活動紀錄,培養健康生活型態,隨時隨地動起來。

尤其,陳衣螢說,台北市衛生局分析最新台北市十大死因,慢性疾病就囊括7項,每100人中約有63人死於慢性疾病,另WHO也指出約有4分之1的乳癌及大腸癌、27%糖尿病與30%的缺血性心臟病,全是身體活動量不足導致。

物理治療師盧玠民就示範6招簡易身體活動,建議長者平日可利用零碎時間進行微運動,利用生活中的寶特瓶(約600cc大小)、椅子或公園設施,每日鍛練2到3組,每組持續15分鐘即可達到足夠運動量,像利用裝水寶特瓶在椅子上練習屈臂上舉、碰椅深蹲、胯下運球等動作,就能強化臂力以及腿力。

台北市衛生局強調,WHO建議成人每周應累計至少150分鐘中等費力身體活動,而長者則每周至少3天進行平衡和肌力等功能性訓練,「動」起來可以很簡單!從自己有興趣或最簡易、不受時間、場地限制的身體活動開始,漸進式養成規律運動習慣。

不愛「動」死亡風險多3成! 老人得懂「寶特瓶+椅子」6招保命運動 不愛「動」死亡風險多3成! 老人得懂「寶特瓶+椅子」6招保命運動 不愛「動」死亡風險多3成! 老人得懂「寶特瓶+椅子」6招保命運動 不愛「動」死亡風險多3成! 老人得懂「寶特瓶+椅子」6招保命運動 不愛「動」死亡風險多3成! 老人得懂「寶特瓶+椅子」6招保命運動 不愛「動」死亡風險多3成! 老人得懂「寶特瓶+椅子」6招保命運動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台北市衛生局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疫苗擴大61萬人接種! 「防疫五月天」的他率先挨針:比蚊子叮還沒感覺

慢性咳嗽好不了「胸口大小陰影」 她竟一口氣確診10顆原發性肺癌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卵巢癌發生率、死亡率均高居女性罹癌患者前10名。臺北榮總與陽明大學的榮陽團隊歷時2年研究發現,患者化療時,若同時接受「癌因性疲憊症CRF」治療藥,癌症預後明顯獲得改善,該研究成果已發表於5月的台灣癌症聯合學術年會(TJCC)。 根據最新癌症登記報告,2016年我國新增1507名卵巢癌患者(不含原位...

閱讀詳情 »

23歲陳姓男大學生,於期末考前1天,突然發生2次右側太陽穴搏動性頭痛,伴隨右側單眼視力喪失,一塊灰白色模糊區塊由右眼中央視覺區逐漸擴大到整個視野,然後分別於15 分鐘及 40分鐘後又突然恢復,差點讓他放棄考試。到門診時視力、眼底檢查及神經學檢查完全正常。 另有個案是39歲李小姐,她在最近數個月內,...

閱讀詳情 »

「我做愛時感覺陰莖不夠硬挺,很難進去,射精也沒快感,我這是陽痿嗎?」你以為說這話的是個上了年紀的中年大叔?其實苦主是剛過28歲的年輕人夫。陽痿早洩已非中老年專利,近年來越來越多未滿30歲的男性,因為在女性面前「抬不起頭來」,擔心自己失去傳宗接代的能力而求醫。 中醫師楊永榮指出,年輕人的陽萎早洩,心...

閱讀詳情 »

謝柏宏/ 銀髮樂齡達人 公園角落,坐著輪椅的長輩們無精打彩被「安放」在樹下,臉部共同特徵是鼻上連著一根管線,一旁外勞們聚在一起聊天滑手機,長輩們的尊嚴全然被棄之於不顧。 厚生基金會近年來積極推動「無管人生」倡議,希望讓台灣的醫院、長照機構甚至家庭,不要將鼻胃管當做病人及失能失智長輩們理所當然的生活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