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陣發性單眼視力喪失 竟是視網膜型偏頭痛作怪

  23歲陳姓男大學生,於期末考前1天,突然發生2次右側太陽穴搏動性頭痛,伴隨右側單眼視力喪失,一塊灰白色模糊區塊由右眼中央視覺區逐漸擴大到整個視野,然後分別於15 分鐘及 40分鐘後又突然恢復,差點讓他放棄考試。到門診時視力、眼底檢查及神經學檢查完全正常。

  另有個案是39歲李小姐,她在最近數個月內,莫名出現10幾次突發性右眼或左眼輪流發作短暫視力喪失,灰色模糊區塊由單眼周邊視覺區向中央逐漸蔓延,平均皆在30至60分鐘後恢復,發作時無合併頭痛或其他症狀。經數次眼科門診檢查皆正常,於是轉介神經內科門診進一步檢查,同時安排腦部核磁共振檢查及腦血管超音波檢查也完全沒有發現異狀。

  書田診所腦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黃啟訓指出,上述這2位病人皆為罕見的「視網膜型偏頭痛(retinal migraine)」發作。經阿斯匹林、乙型阻斷劑 、抗癲癇藥物等治療後已控制良好幾乎不再發作。

  黃啟訓說明,「視網膜型偏頭痛」好發於15歲至40歲族群,病人多有偏頭痛的病史或家族史,發作時常合併同側太陽穴搏動性頭痛,但極少數情況也可能會如案例2女士一樣,以無頭痛單純陣發性單眼視力喪失為主要表現。

  黃啟訓補充,「視網膜型偏頭痛」發生率約為2千分之1,女性多於男性,主要是由於顱底通往眼球的動脈血管陣發性異常收縮造成的,若沒有接受治療,根據研究有近一半(43%)的機會,將造成永久性視力缺損。在進行「視網膜型偏頭痛」診斷時,通常會先排除以下3種情況:(一)眼底血管栓塞(俗稱眼睛中風)(二)後大腦動脈阻塞性中風(三)偏頭痛視覺預兆

  值得提醒的是,在所有偏頭痛的患者中,約有10%會出現視覺預兆,常見「偏頭痛的視覺預兆」包括:(一)看見鋸齒形的閃爍光芒、(二)明亮的點或閃光、(三)隧道狀視覺障礙。這與只發生在單眼的「視網膜型偏頭痛」不同之處在於,「偏頭痛的視覺預兆」的視覺障礙是兩眼同時出現。所幸,此2疾病都是相對良性,一般經由藥物治療均可得到良好的控制。

  但如果是「眼底血管栓塞(俗稱眼睛中風)」或是「後大腦動脈阻塞性中風」則屬於危險性極高的疾病,前者是腦中風的先兆,後者已是急性腦中風應緊急就醫,故不得不慎。黃啟訓強調,倘有不明的頭痛或出現視覺異常時,最好儘速就醫檢查確定診斷,以免延誤病情。

相關推薦

【記者羅林/新竹報導】 根據近期UpToDate實證醫學對小兒腹股溝疝氣的手術時機,一篇來自加拿大的觀察研究發現,小於一歲的嬰兒,腹股溝疝氣的手術時間若超過14天,會增加7%的「嵌閉」發生機率。東元綜合醫院小兒外科呂文哲醫師表示,這項研究建議對無症狀、一歲以內的小孩,應在14天內執行腹股溝疝氣手術,...

閱讀詳情 »

針對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疫情指揮中心今召開記者會,指揮官陳時中宣布連續3天境內、境外零新增確診的喜訊。他並宣布,經專家建議,台灣與英國牛津AZ簽約購買的疫苗,其第一劑與第二劑的間隔時間將由原來的28天延長為8週以上,效力更高。陳時中指出,針對AZ疫苗,食藥署在2月20日核准用法為第...

閱讀詳情 »

首批AZ疫苗即將來台,但外界憂心疫苗施打後有副作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比較接種三款疫苗後,一般副作用的出現頻率,顯示AZ疫苗副作用並未特別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下午舉行疫情記者會,陳時中分析AZ疫苗、BNT/輝瑞疫苗及莫德納疫苗,在三期臨床試驗副作用的樣態及比例,整體來看,三款疫苗都有注射部...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表示,鑑於2003年我國發生SARS疫情,民眾大量進線詢問傳染病相關疑問,防疫人員耗費多時解答民眾疑慮,進而影響防疫工作,遂於2004年建置「1922民眾疫情通報與諮詢服務中心」,並委託中華電信營運。今邀請中華電信莊文明協理,說明1922專線這一年來協助COVID-19疫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