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第一線藥物出現口服選擇 助多發性硬化症病友擁抱病後人生

第一線藥物出現口服選擇 助多發性硬化症病友擁抱病後人生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0多歲的小麗原本任職於安親班,10多年前有位學生坐在她腿上撒嬌,她起身後突然感覺腿麻,原本以為休息一下就會好,沒想到腿麻和腰痠背痛的症狀卻越來越嚴重,四處求醫,歷經MRI核磁造影等檢查,最終才確診罹患罕見疾病「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 MS)」。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檢查室主任郭育呈醫師表示,多發性硬化症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病友體內的免疫細胞會攻擊包覆神經的髓鞘,造成身體發炎,而髓鞘修復的疤痕會形成多處的組織硬化,導致神經傳輸功能受損,如果髓鞘受傷發生的部位在視神經,就會造成視力模糊;如果在頸椎或胸椎就會導致手腳發麻無力、頻尿及大小便失禁;如果在大腦,病友容易有單側肢體無力、臉歪嘴斜等症狀,未及時治療,病友腦部萎縮的速度較一般人快10倍,影響認知功能,造成記憶力下降、反應速度變慢,未來罹患失智症風險恐遽增。

症狀多變難掌握 多發性硬化症病友求診路艱辛

多發性硬化症症狀多元,不少病患都有類似小麗的經驗,看遍復健科、骨科、神經外科,卻始終找不出自己罹患什麼疾病,心理承受極大壓力。郭育呈說明,多發性硬化症的症狀包含疲勞與倦怠感,因此影響許多病友的工作表現,操持家務的能力也下降,常被親友誤會是偷懶;病友在確診後又因為擔心、不確定病情會發展到什麼程度,經常萌生沮喪、憂鬱等負面情緒,此時若遇上藥物的副作用,更是雪上加霜。

副作用加重情緒負擔 病友別輕忽

以往多發性硬化症的藥物選擇有限,第一線用藥僅有干擾素針劑,即使輪流變換下針處,病友施打部位還是經常出現紅腫硬塊,甚至皮膚潰爛,有時隔天還會出現輕微發燒、全身痠軟等類流感症狀。郭育呈表示,第一次在門診見到小麗,她沈默寡言又悶悶不樂,詢問才發現小麗懼怕打針,但為了控制病情,每週還是得忍痛注射3次,她十分抗拒治療,卻又害怕疾病復發,擔心自己未來無法走路、必須一輩子坐輪椅……內心的矛盾讓小麗越來越不快樂,愁容滿面、負面情緒越積越深,甚至下意識逃避治療,造成惡性循環。

第一線藥物出現口服選擇 助病友走出治療低潮

為了幫小麗走出治療低潮,郭育呈醫師協助申請第一線口服用藥,小麗雖然剛開始曾因為副作用而掉髮,但幾個月後頭髮就長回來了,她不必再擔心打針的腫痛不適,對藥物的順從性提高,病情控制也越來越穩定,脊髓發炎引起的走路緩慢、頻尿、急尿及尿失禁等尷尬窘境,幾乎不再發生。小麗一掃過去疾病控制不理想所造成的陰霾,現在她不僅願意跟醫護人員寒暄,更主動跟醫師分享使用口服藥後,終於不用擔心以往使用針劑的冷藏問題,出遠門或到國外旅遊都十分方便!

藥物之外 家屬耐心與病友信心也不可少

「家屬要多點耐心,病友要多跟醫師配合,就會有希望。」郭育呈說,多發性硬化症患者並非偷懶、故意裝病,而是疾病本身及藥物使用的雙重因素所引起的倦怠,都會加重負面情緒能量。但隨著新藥不斷發展,目前多發性硬化症的一線藥物除了針劑,還有口服藥物可以選擇,且健保也有給付。建議病患可與醫師討論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家屬也須多點耐心,如同三高慢性病一樣,多發性硬化症是可以控制的疾病,只要遵照醫囑規則用藥,一旦發現異狀立刻回診,就能有效將疾病復發傷害降到最低。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02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不能久站、經常腰痠背痛、晨間背部僵硬、壓力大時很疲勞,當心!可能是僵直性脊椎炎作怪!為了喚起民眾對疾病的認知,僵直性脊椎炎關懷協會首度於今年5月20日舉辦世界僵直性脊椎炎日,藉此提醒民眾,若有長期下背痛的困擾,應盡快就診,以免錯過治療時機。本身也是資深病友的僵直性脊椎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大腸癌已連續6年蟬聯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雖然國健署推動免費腸癌篩檢已行之有年;但是,台中市衛生局長黃美娜認為,國人對於腸癌篩檢的參與度與認知度都不夠,只有1/3民眾去參加腸癌篩檢,仍有2/3成長空間,需要民眾踴躍參加。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民國100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3C科技發達及高畫質時代,人們愈來愈重視臉部的平滑光亮,除此之外,從修圖、美肌軟體APP成了手機應用程式前三大排行下載量來看,也證實了民眾大多對自己的外表不甚滿意或高標準要求。而在這生活緊湊操勞的現代,果酸煥膚似乎成了不少男女基礎保養的捷徑,尤其是杏仁酸煥膚正夯;不過,...

閱讀詳情 »

少量多餐,一天6到10餐以下是我口妮的媽咪集合幾十派書籍之大成,經由自己十年以上測試而得來的「如何一天吃6到10餐,吃出健康、吃出窈窕身型的方式」給大家參考。十大原則,吃對自然變窈窕!除了用「食物 = 身體的營養及能量」的概念來吃美食之外,以下是「即便沒有大量的運動量,也不太會變胖」的進食原則給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