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第18屆國家新創獎企業新創獎長聖國際公司幹細胞療法獲獎

爽爆新聞網/記者鄒志中/台中報導 

「再生醫療」已躍為全球醫療新主流,以細胞作為藥物或載體來治療疾病成為未來醫學的發展趨勢;中國醫藥大學暨附設醫院尖端醫研技術移轉的衍生新創企業長聖國際生技公司,致力發展幹細胞療法、基因療法以及開創新興療法,成功利用其腫瘤趨向性,傳遞治療腫瘤之基因,可以使細胞療法變成一種規模化的現成治療,極具商業價值;榮獲2021年第十八屆國家新創獎-企業新創獎殊榮, 2021年12月17日下午將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接受大會頒獎表揚。

據了解,長聖國際生技是專精於細胞療法的新藥研發公司,集結台灣國內外醫療專業研發團隊與顧問群,擁有高水準的細胞製程開發及生產技術,並進行幹細胞及免疫細胞兩大類新興藥物研發,此次入選國家新創獎的突破性醫研技術名稱:「精準免疫幹細胞療法:雙基因修飾臍帶間質幹細胞治療實體癌症(Immune precision medicine: Development of dual genetic engineering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immunotherapy for solid tumor)」。幹細胞技術研發團隊成員有,中國醫藥大學暨附設醫院器官移植中心榮譽院長鄭隆賓教授、長聖國際生技公司副總經理徐偉成、製成經理陳建霖、品管經理張其皓及中醫大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許斐婷。

第18屆國家新創獎企業新創獎長聖國際公司幹細胞療法獲獎

台灣細胞治療的領頭羊鄭隆賓醫師說,近年來細胞作為藥物或載體來治療疾病已成為趨勢,其技術研發團隊的創新理念在於,我們將透過幹細胞具有的高度腫瘤趨向性,開發做為基因治療遞送之幹細胞產品用於癌症治療。

目前全球之幹細胞相關產品多為骨髓間質幹細胞,然而骨髓間質幹細胞的取用方法具有侵入性且會造成捐贈者巨大疼痛,且有一定的風險。為了更有效且更便利的獲得所需之治療細胞來源,其研究團隊是採用臍帶間質幹細胞,其優越處在於細胞的取得方式無侵入性,細胞獲取之操作流程更為容易、且不會引起捐贈者的疼痛。更重要的是臍帶間質幹細胞的增生速度比骨髓間質幹細胞快,較易達到臨床治療所需之細胞數量。

第18屆國家新創獎企業新創獎長聖國際公司幹細胞療法獲獎

中國醫藥大學暨附設醫院器官移植中心榮譽院長鄭隆賓教授表示,這項創新為開發的「間質幹細胞於癌症治療之應用」,以「非病毒基因修飾技術」建立「雙基因」表現載體,使UMSCs表現自殺基因單純性皰疹病毒胸?激?與程序死亡受體1。搭配藥物更昔洛韋誘導自殺基因產生旁觀者效應與遠端免疫反應,激活自身細胞與其周邊細胞的死亡訊號與免疫調節,促使癌細胞凋亡,同時避免UMSCs滯留之不良效益。而程序死亡受體1與其配體1的交互作用,作為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削弱腫瘤周邊免疫抑制微環境。UMSCs將治療基因精準靶定癌細胞後,啟動雙治療基因並搭配更昔洛韋,執行精準抗癌治療。

此一精準免疫幹細胞療法的創新特色在於,使用非病毒製程,安全性提升且可降低製造成本;目前本團隊具有完善的PIC/S GMP實驗室,非病毒基因轉殖技術與製程成熟、且已累積多年經驗,細胞治療產品產程已制式化、生產效率高,細胞治療產品也是以國際運送等級來進行製備與儲存;更重要的是,我們建立之基因修飾之臍帶幹細胞為異體移植,可以使細胞療法變成一種規模化的現成治療(off-the-shelf),極具商業價值。

第18屆國家新創獎企業新創獎長聖國際公司幹細胞療法獲獎

其次,雙基因導入可使間質幹細胞同時具備免疫調節與腫瘤抑制效益,使其具備更有效之腫瘤控制能力。目前研究團隊已透過肺癌細胞與動物模式證實,新開發之雙基因修飾臍帶間質幹細胞,可有效抑制腫瘤生長並正向誘發腫瘤微環境之免疫細胞活化;治療遞送方式為靜脈注射,遞送途徑可使間質幹細胞高度聚集於肺部,未來臨床範疇部分因遞送方式與積聚位置特性已規劃肺癌為優先,且後續可修飾的基因種類較多元,亦可以透過奈米吞噬效應可結合診斷、治療、追蹤之能力。

長聖國際生技公司係台灣少數具有在產品研發階段中,即可產生營業收入之新藥公司;衛福部2018年9月公布特管辦法,該公司可提供台灣醫療機構執行特管辦法所需的細胞產品,同時推動正在進行中之各項新藥臨床試驗,積極與國際生技公司進行授權技轉合作,或引進國際藥廠合作開發,將可以有效推動新藥開發之進程及強化藥品上市後之潛力,對國家社會做出最大之貢獻。

相關推薦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李文成 王聿瀠 李新琳/台北報導 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操刀的疫苗登記預約系統今(6)日正式在3離島試辦,但系統一開放,連本島的民眾也搶著上網登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6)日公布數字,從上午10點開放至下午2點止,短短4小時就有超過84萬人上網登記,...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7月12日後「內用外食」部分真的有望放寬了!在這一波本土疫情連續12天降到百例以下之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6)日鬆口更多,表示針對內用外食的這部分做某種程度的放寬,是指揮中心現在在規劃的一個方向。 指揮中心下午最新公布國內新增29例COVID-19確...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昨天僅1例死亡,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6)日下午公布最新疫情統計,國內一口氣卻新增17例死亡,數字攀升之快,令人心驚,指揮中心解釋,這樣的波動有可能是適逢周未假日、醫院相關通報的時間差問題。今日新增死亡個案中有2女1男僅40多歲,病況都在住院期間持續惡化,男子甚至...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染疫無症狀、輕症患者的視訊診療,現在中醫也能幫忙,還是免費!雙北就有10家中醫診所今(6)日宣布聯合推出為期一個月的視訊診療義診,限定PCR檢測陽性居家隔離、居家檢疫以及PCR檢測陽性轉陰性需自主健康管理的患者,可接受免費診療,唯一需要家人代為領藥。 上個月國內才有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