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第2型糖尿病治療除藥物、胰島素 減重代謝手術也奏效

第2型糖尿病治療除藥物 胰島素 減重代謝手術也奏效

【NOW健康 林志遠/台中報導】40多歲體型肥胖的陳小姐罹患2型糖尿病需持續注射胰島素,而因為已經併發第3期腎臟病變,擔心自己日後腎功能繼續惡化,恐面臨洗腎困境,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國際代謝形體醫學中心院長黃致錕醫師評估下,接受縮胃繞腸手術,術後情況良好,體重及血糖值均恢復正常。


第2型糖尿病治療準則 已被納入代謝減重手術


根據健保大數據顯示,全國約有300萬名糖尿病患者,其中9成(270萬名)為第2型糖友,黃致錕院長表示,以往治療都以口服藥物、胰島素針劑、運動及飲食控制為主,最近10年已將減重代謝手術列為治療選項之一,適用於輕度肥胖以上的糖尿病患者。


「減重代謝手術已經成為治療第2型糖尿病的第5輛馬車」黃致錕院長說,近幾年來減重代謝手術已被納入糖尿病治療的準則,除了讓患者恢復到正常體重,更可以緩解糖尿病及高血壓、高血脂等三高代謝疾病。


胃繞道手術隔離大部分胃 僅留原先胃的5%容量


黃致錕院長說明,胃繞道手術問世迄今已40多年,一直以來被視為治療肥胖的黃金標準手術,效果顯著,但部分患者術後出現貧血、低血糖、油便、胃潰瘍出血等副作用,確實美中不足。


黃致錕院長進一步解釋,胃是肌肉組織,因此胃囊擴張前後可以容納食物的量並不一樣,空腹時胃容量約有500至600毫升,但在吃飽飯時,胃容量則可以來到1,200至1,600毫升,少數人甚至可以超過3,000毫升。


胃繞道手術隔絕大部分的胃部結構,只保留30毫升胃囊,僅約原先胃的5%容量。因此,患者於術後吃一點食物就飽,且食物停留在這個胃囊的時間過短,在缺乏胃酸殺菌的情況下,一吃生食,就容易腹瀉。


第2型糖尿病治療除藥物 胰島素 減重代謝手術也奏效

▲縮胃繞腸手術示意圖。(資料來源/黃致錕院長提供;圖/NOW健康製作)


縮胃繞腸手術結合 胃縮小及十二指腸繞道手術


至於縮胃繞腸手術的原理為何?黃致錕院長補充說明,縮胃繞腸手術是合併胃縮小與十二指腸繞道手術2種術式,也就是將胃做袖狀切除,加上十二指腸及近端小腸繞道,可以有效降低食慾,減少食物的攝取,並提升飽足感。


並非所有糖友都適合此類手術 這些族群應審慎評估


袖狀胃切除之後,胃容量保留了有100毫升,能降低胃飢餓荷爾蒙的分泌而降低食物攝取量,因此增加身體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進而有助於調控血糖。透過十二指腸及近端小腸繞道,能提升小腸飽足感的荷爾蒙,增強促胰島素分泌功能,而有效改善胰臟素分泌功能,改善血糖的調控。黃致錕院長分析,相較於胃繞道手術,縮胃繞腸手術保留了更大的胃容量,減少了飲食限制,也降低胃潰瘍與傾倒症的機率,提供患者較好的生活品質。


截至目前為止,黃致錕院長已經執行350多例縮胃繞腸手術,這個手術的發明也讓黃院長獲得第18屆國家新創獎的肯定。團隊由於經驗豐富,整個微創手術僅需2個小時可完成,術後腹部只有幾個1公分大小的傷口,3天即可出院。術後第1個月食用流質、軟質食物,1個月後便可正常飲食。建議每3個月回診1次。術後1年體重及血糖均穩定受控,則每半年回診1次即可。


黃致錕院長提醒,並非所有糖尿病患者都適合這類減重代謝手術來控制血糖、體重。例如:腎臟及胰臟功能太差(如:已經洗腎)、年紀太大等,這類糖友就可能不宜動刀。糖友務必交由經驗豐富的醫師審慎評估,並了解手術風險,再考慮是否接受手術。


更多NOW健康報導
▸全台每8名成人有1人腎病變 三高危險群尤應慎防高腎壓
▸中度肥胖應積極減重嗎? 醫曝:合併這些問題就有必要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日前牛樟芝新聞鬧得沸沸揚揚;其實,癌症病人藉由輔助性化療抑制術後腫瘤復發,針對胃癌化療合併免疫療法,已可獲健保給付一年。根據林口長庚醫院進行的臨床研究發現,第二、三期胃癌病人,在手術切除後合併使用免疫調節劑(polysaccharideK,簡稱PSK),五年存活期達40%,...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許多人出門前,總要在鏡子前,抓弄頭髮,就怕頭髮毛燥,影響外觀。國外一項最新研究提供了十項馴服毛髮的秘訣,首先就是不要梳乾燥的頭髮,因為,梳乾燥的頭髮不只會破壞頭髮的角質,還會傷害頭髮。頭髮組成是很複雜的,分成三層,由成千上萬的細胞組成,皮膚科醫師CarolynJacob解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炎炎夏日,痘痘、粉刺橫生,不僅成為大花臉,若不慎清除不當,破壞真皮層,可能對臉部肌膚造成不可逆的傷害,變成坑坑疤疤的月球表面!醫師提醒,遇到難清除的痘痘可別擅自亂擠,如果調整了生活作息飲食、並加強防曬還是沒改善,建議就診接受專業處理。開業診所院長戴文瑛醫師指出,一般青春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一名20歲女子,在一年多前受了外傷撞擊後,一直不以為意,導致右小腿形成一個慢性潰瘍,傷口範圍逐漸變大且不斷流出濃汁,剛開始患者選擇自行處理傷口,但無論使用何種方法,輾轉治療傷口都不見好轉;直到去年六月,傷口突然紅腫且劇烈疼痛,於是轉赴中國醫藥大學整形外科求助,經由該院以腳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