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管腔型乳癌治療副作用大 健保擴大口服標靶藥物可給付

管腔型乳癌治療副作用大 健保擴大口服標靶藥物可給付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乳癌是台灣女性最常被診斷的癌症之一,每年新診斷的乳癌個案超過1萬4千人。台大醫院外科部、乳房醫學中心主任黃俊升教授指出,雖然乳癌個案數有逐年上升的趨勢,但因乳癌治療持續不斷進步,在個人化醫療發達的現今,轉移性乳癌的治療成績不僅已經可以達成較長的整體存活期,且生活品質也可維持良好。


管腔型乳癌於以抗荷爾蒙藥物為主 副作用讓患者抗拒治療


乳癌已邁入個人化醫療的時代,當患者前來就診時,醫師會進行病理切片,依照乳癌細胞的生物特性,包含荷爾蒙受體與HER2受體表現情況判斷為陽性或陰性,並於確立乳癌的型別後,更進一步決定治療方針。黃俊升教授指出,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受體陰性的「管腔型乳癌」約占診斷的6至7成,屬於侵襲性較低的型別,普遍預後不會太差。


黃俊升教授解釋,當荷爾蒙受體為陽性時,就代表了癌細胞容易受到女性荷爾蒙刺激而生長,因此採用抗荷爾蒙藥物,來抑制癌細胞的生長,並成為針對此類患者的術後標準治療。


管腔型乳癌於早期治療因為是以抗荷爾蒙藥物為主,復發後可能就必須要改採化療,但因傳統化療副作用較大,患者普遍較抗拒,且於治療過程中身體也經常會變得比較虛弱。因此新的標靶藥物帶給病人不同的治療選擇。黃俊升教授分析。


管腔型乳癌治療副作用大 健保擴大口服標靶藥物可給付

▲賀爾蒙陽性/HER2陰性的乳癌特性。(圖/照護線上提供)


乳癌標靶藥物問世 CDK4/6針對管腔型效果最顯著


過去的乳癌標靶藥物只有針對HER2受體陽性型別治療的藥物,現在終於也有針對管腔型乳癌的標靶藥物──CDK4/6抑制劑問世!談到CDK4/6抑制劑的臨床試驗過程,黃俊升教授分享,原本醫界是希望這個藥物會對荷爾蒙受體與HER2受體皆為陰性的三陰性乳癌有效,但經細胞株試驗後,卻發現對管腔型乳癌效果最顯著,因此持續發展至今。


CDK4/6抑制劑延緩化療時間 提升患者接受度加強生活品質


黃俊升教授指出,因為CDK4/6抑制劑是直接針對癌細胞分裂週期的重要蛋白質進行抑制,副作用比化療來的小,且治療成效佳,在多項臨床試驗中展現亮眼成績。


針對停經後的轉移性管腔型乳癌的療效,經大型臨床試驗證實,相較於單用抗荷爾蒙治療組,CDK4/6抑制劑合併抗荷爾蒙治療組可使患者整體存活時間達5年以上,足足比對照組提升1年以上的時間。黃俊升教授進一步表示,CDK4/6抑制劑不僅可以延長存活時間,還有機會延後患者接受化療的時間,於臨床試驗統計中發現,延後患者接受化療的時間達4年以上。原本可能要接受化療的患者改成使用口服CDK4/6抑制劑標靶藥物,患者接受度明顯提高,治療過程副作用減少,生活品質整體進一步提升。黃俊升教授分析,CDK4/6抑制劑的出現,確實幫助患者活得更久也活得更好。


管腔型乳癌治療副作用大 健保擴大口服標靶藥物可給付

▲CDK4/6抑制劑提升存活時間與生活品質。(圖/照護線上提供)


標靶藥物擴大健保給付條件 非第1線患者符合條件也可申請


口服CDK4/6抑制劑標靶藥物目前已被國際治療準則,列為管腔型乳癌轉移或復發後的第一線標準治療,因此台灣健保署於民國108年首度通過該藥物健保給付,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給付CDK4/6抑制劑於管腔型乳癌的治療。黃俊升教授說,於試驗結果來看,管腔型乳癌的患者在轉移後第一線就使用CDK4/6抑制劑治療,能有效提升患者存活率,此外台灣健保署於近期也再度擴大給付條件,不只是針對第1線患者給予給付,後線的患者若過往未曾使用過CDK4/6抑制劑,若符合條件也有機會申請給付,癌友不必因為經濟考量而犧牲治療。


管腔型乳癌治療副作用大 健保擴大口服標靶藥物可給付

▲CDK4/6抑制劑獲有條件健保給付。(圖/照護線上提供)


醫師貼心小提醒


乳癌已持續朝向個人化治療邁進,黃俊升醫師提醒,發現乳癌時,不需過度恐慌,請與醫療團隊詳細討論,充分了解乳癌類型後,才能擬定最合適的治療策略,以及時控制病情,維持生活品質!


【本文由「照護線上」授權轉載,原文出處:標靶藥物助攻,提升晚期管腔型乳癌治療成效,醫師圖文解說


更多NOW健康報導
▸日本福島食品解禁 政院:3原則3配套把關食安1次看!
▸結束長假想收心好難! 期待228連假上班族又充滿能量

相關推薦

骨質疏鬆,幾乎是每個女性更年期後都會遇到的問題,面對大不如前的體力,以及三天兩頭腰痠背痛的情況,鈣質的補充變得格外重要。 多喝大骨湯能補鈣,關於這個說法在網路上流傳已久,有人說的確能見效,也有人說喝太多會鉛中毒,眾說紛紜中何者為真、何者為假?   正確補鈣=均衡飲食 馬偕紀念醫院營養醫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如果家族成員中有人罹患乳癌,你會怎麼辨?臨床上,就有一位王媽媽因為罹患三陰性乳癌,她不但去做BRCA基因篩檢,她的妹妹以及女兒也去做了基因檢測;結果證實,王媽媽以及她妹妹和女兒都同樣具有BRCA基因突變。醫師指出,這家人雖然罹癌的風險比一般人高,但是,以正面態度積極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 各大醫院的急診室裡,經常會有人因為眩暈、半邊肢體麻痺,或是記憶力突然喪失來掛急診,院方進一步安排檢查,發現有出現暫時性腦缺血的情況;醫師提醒,暫時性腦缺血會在24小時內恢復正常,但這卻是警訊,應該要積極找出腦缺血的原因,並針對病因做治療,以免出現嚴重的腦中風。 在2...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 台灣四面環海,因而有好多地方可以沖浪,今年暑假就有很多愛好沖浪的人跑去追浪,但是如果沒有做好防曬,有可能追出一身腫痛,甚至有可能曬出水泡;皮膚科門診中,就有一名20歲女大生因為沒有做對防曬,致使皮膚曬到紅腫熱痛,好像被燙傷一般。 腿痛到無法伸直與彎曲 收治這名被曬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