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篩檢技術未臻純熟 方啟泰:全民戴口罩才是防疫關鍵

篩檢技術未臻純熟 方啟泰:全民戴口罩才是防疫關鍵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

關於入境旅客需不需要全面篩檢,台大公衛內部也出現兩派聲音,除了陳秀熙教授主張的篩檢兩次檢疫五天,方啟泰教授則提出另一種見解,認為目前台灣的R0值已控制小於1,若民眾都能戴好口罩、勤洗手,不需擔心大規模傳染。

病毒難纏傳播遠 50%民眾口罩才安全

R0值為病毒基礎再生數,簡單來說是一個人可以傳染給幾個人的數字,依各國人際相處方式以及政策,則會影響R0值。新冠病毒非常難纏,最高一次可以傳給6.4人,如果單靠政府的防疫政策,無法有效抑止傳染,另一個關鍵便是全民戴口罩。方啟泰團隊中的陳怡誼博士候選人提出數理模式,發現單純靠隔離有症狀者和接觸者追蹤,無症狀傳染者仍可能傳染給1-3人,若口罩覆蓋率能達到75%,最少50%,就能將R0值控制小於1。

台灣實施口罩實名制後,R0值都小於1,如果有零星本土案例,也不會造成大規模傳染,專家呼籲民眾應持續落實自我防護措施,戴口罩、勤洗手。

韓國經驗入境篩檢成效不彰 14天隔離更重要

曾爆發疫情流行的韓國CDC總結,14天的居家檢疫比全面普篩更重要。方啟泰指出,韓國曾實施入境後全面篩檢,但無配合居家檢疫,結果本土案例未因此減少,境外移入案例也沒有增加;反而嚴格實施14天居家檢疫後,本土案例數明顯下降。而台灣除了14天之外,還有7天自主健康管理,21天的追蹤中,只要有症狀、有發病者皆會接受治療,即使有無症狀感染者,也會痊癒沒有傳染性,這就是免於境外個案引爆社區疫情的關鍵。

檢驗技術有侷限 偽陰、偽陽尚無解

方啟泰強調,目前檢驗技術都還太新,並不完善,檢驗結果容易產生灰色地帶,不容易判斷,偽陰性、偽陽性的問題,難以憑一、兩次結果下結論,也曾有個案採檢四次才確診。而其他病毒引起的抗體交叉反應,更只能靠成本高的西方墨點法才能判斷,因此不宜完全依賴檢驗結果。

入境管理是社會成本與政經效益權衡問題,方啟泰說,全面鎖國當然是最安全的,但考量國人返台以及經濟交流的重要性,並不實際。綜合以上,他認為目前不需要擴大入境全面檢驗,只要追求全民口罩覆蓋率,反而是最有效的防疫措施。

【延伸閱讀】

新型SGLT2抑制劑 慢性腎臟疾病第三期臨床試驗達標

夏日塑身大作戰 0.5小時就完勝脂肪!

聽損兒上課聽不清有解!新系統結合藍牙科技 清晰音訊直送助聽器

 心肌梗塞防復發 醫師要他一定要做「這些事」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13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撰文/李晏晨、圖片製作/陳宥安、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甜」對很多人來說,有著不可抹滅的吸引力。只是,隨著年齡逐漸增長,各種慢性病伺機而動,一定要學著控制飲食,免得長期間的累積,造成身體的負擔。 下圖是《退休好幸福》團隊,特別諮詢亞東醫院營養科營養師王若昱,提供各種常見糖類的營養成分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現今美容醫學發達普及,許多民眾都有雷射除痣或除斑的經驗,但是您知道誤用美容雷射可能潛在的風險嗎? 有些皮膚惡性病變的外觀看起來可能像普通的痣或色素斑,若沒有仔細檢查可能導致誤診及錯誤治療,也延誤了正確治療的時機。無症狀丘疹越長越大 竟是皮膚癌皮膚專科醫師段培耕舉例,一名48...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21歲的李小姐與54歲的父親,兩人體重都高達100多公斤,長期飽受肥胖症的困擾,女兒曾經嘗試過多種減重方法又復胖,而父親胖到罹患高血壓、高尿酸血症、膽結石;在醫師建議下,兩人都接受胃縮小手術,半年內一共減了60多公斤。女兒減重手術成功 父親受到鼓勵也減重收治病例的台北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報導)一名30歲的上班族,近日不斷出現肚子痛、拉肚子,且有血便、鮮血直流等症狀,讓他嚇得以為自己得了痔瘡,趕緊至醫院就診。醫師透過大腸鏡,發現他的直腸部分黏膜紅腫發炎,詢問男子平時的飲食習慣,才知道男子平時只要喝到牛奶就會跑廁所,因此誘發潰瘍性直腸炎。內痔VS潰瘍性直腸炎症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