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米粉咬不斷 竟跟用嘴呼吸有關…

米粉咬不斷 竟跟用嘴呼吸有關 hellip;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5歲曾姓少年從小就不愛吃米粉等細條狀食物,平常也習慣用嘴呼吸,只要一變天,就會感冒,過敏更是頻頻發作。父母非常擔心,又觀察到孩子下巴有點短,上下牙齒咬合不齊,便帶著孩子求診於齒顎矯正專科邱琬棋醫師,才發現小孩不愛吃細條狀食物、用嘴呼吸,都和口腔骨架、牙齒排列異常有關。

邱琬棋醫師評估時發現,這位15歲少年因為下巴短、牙弓狹窄,且有暴牙現象,導致上下排牙齒無法契合,口腔肌肉也不夠有力,因此嘴巴無法緊閉,久而久之,便習慣用嘴呼吸。

用嘴呼吸 問題多多

一般人用鼻子呼吸,鼻腔中的纖毛會過濾一些過敏原與外來有害物質,如果用嘴呼吸,外面過敏原、髒東西便容易長驅直入,刺激呼吸道,感冒、過敏風險自然也就上升。此外,由於上下排牙齒無法契合,吃到米粉等食物,門牙無法咬斷食物,咀嚼比較辛苦,導致這孩子從小就不愛吃米粉等食物,他家人原本不知道原因,聽醫師解釋才恍然大悟。

經過仔細評估後,邱琬棋醫師建議讓患者接受功能性矯正療程,以提升口腔軟硬組織功能,同時矯正牙齒、骨架,進而改善口呼吸習慣。治療原理為透過功能性矯正器將牙齒、口腔骨架引導至理想位置。以小孩來說,只要白天配戴兩小時,晚上睡覺全程配戴,同時搭配肌肉運動訓練,持續6-8個月,情況就會大幅改善。接受治療後,患者便不再用嘴呼吸,說話不再發音困難、或有奶奶音,也不再容易感冒、過敏,不僅神清氣爽,學習也更加專注。


米粉咬不斷 竟跟用嘴呼吸有關 hellip;

▲新一代的隱形矯正技術,搭配數位科技、下顎前導等,完全客製化改善齒列不整、牙弓形狀等。

牙套矯正治療 適合發育孩童

另外,如果合併恆齒齒列不整、肌功能方面問題,目前矯正科技也有很大進步,隱形牙套的發展,便讓患者有更多選擇。邱琬棋醫師分析,傳統功能性活動矯正方式較無法全方位調整牙齒,也無法針對每顆牙齒進行個別化矯正,而隱形牙套矯正方式主要是藉由牙套推力讓牙齒排列重整,並有針對兒童、青少年的下顎前導裝置,同時發揮激發下顎骨生張、改善暴牙或小下巴問題,適合正在發育的孩童。

不只如此,接受隱形牙套矯正治療前,患者需經過3D模擬技術評估治療結果,每副隱形牙套都是根據不同患者、不同牙齒狀況量身訂做,因此治療成效比傳統矯正方式更精準,且隱形牙套可定期更換,清潔方便、回診頻率降低、疼痛低、飲食不受限,不會影響發育中小孩的成長。

正確呼吸練習 讓呼吸更自然、更順暢

邱琬棋醫師也提醒,用嘴呼吸,常出現嘴巴合不攏、走路時頭頸習慣性後仰、脊椎側彎等現象,可能就要經過評估,才能找到原因,尋求適合療程。另外,也會建議平常可多練習正常呼吸方式,練習口訣為「舌頂上,唇緊閉,鼻呼吸」,建議每天睡前施做20-50次,長時間下來,呼吸方式就會趨於正確,鼻腔呼吸也就更順暢。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94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臺灣工人的形象,大多會與抽菸、檳榔、威X比及保X達等酒精性飲料聯想在一起,互請「提神物品」的工地文化與生態在人民心中根深蒂固。由於菸及檳榔都是口腔癌的危險因子,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醫護團隊至南投市的一處工地,為工班師傅安排衛教與篩檢,為勞工健康把關。口腔癌好發率 建築業為...

閱讀詳情 »

健走功有利於腦部的活化 腳部與腦之間有神經連線, 只要腳部健康,腦部神經就健康,可避免失智與憂鬱。 我們經常可以在報章雜誌及網路上看到相關的報導:走路可以促進老年人的認知功能,改善運動控制及工作記憶,維持腦神經的活力。醫學專家也透過觀察老年人的走路姿勢得知,走路變慢,變得不穩定者,很可能是阿茲海默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大甲鎮瀾宮6月11日開始展開9天8夜的媽祖遶境活動,徒步300多公里的路程,高溫酷暑以及午後雷陣雨成了信眾的另一項考驗。體態平衡中心物理治療師鄭融表示,長時間走路遶境,對腳底的負擔很大,尤其在悶熱氣候下,民眾容易選擇包覆性差的鞋子,而造成足部穩定性不足,如果在遶境過程中開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受到疫情的影響,口罩儼然已成為民眾出門的必備單品,由於臉龐被口罩遮住了將近三分之二的面積,因此五官中唯一露出的雙眼便成為視覺上的焦點;據統計,台灣逾9成的民眾都有用眼過度造成的提早眼老化問題,即便化上俐落的眉妝與精緻的眼彩,仍遮掩不了眼周的鬆弛、淚溝、黑眼圈、眼袋等勞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