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網傳擦止汗劑恐增乳癌風險? 專家駁斥謠言無科學根據

網傳擦止汗劑恐增乳癌風險? 專家駁斥謠言無科學根據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炎炎夏日常常撲鼻而來不是花草芳香,而是陣陣汗水惱人氣味,想要讓周圍有好心情,很多人都會使用止汗劑,然而有謠言傳出,止住汗水可能讓毒素留在淋巴,導致乳癌發生機率上升,衛福部食藥署闢搖專區呼籲,一切都是「假的」,目前沒有直接證據顯示使用止汗劑與乳癌有關。


食藥署安全周報中提到,部分民眾可能會懷疑,汗腺被抑制無法排出汗水,毒素會累積在體內,也有可能導致淋巴阻塞導致乳癌發生。食藥署對此立刻駁斥,根據美國癌症中心與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資料,沒有止汗劑會增加乳癌發生機會的證據,並且台灣也對相關成分有把關,民眾不需要太恐慌。


皮膚科醫師吳宜芳表示,市面上大多數止汗劑成分,多數都是利用吸附汗水的成分,降低汗水流出量,效用比較短;也有經由醫生處方的止汗劑,成分是鋁鹽,擋住汗腺分泌汗水,效用較長,同樣也有降低汗水流出效果。止汗劑大多數都是擦腋下,最好使用時機在剛洗完澡或睡前。


吳宜芳強調,止汗劑擦在皮膚上,距離淋巴有一段距離,可以說幾乎不會影響到淋巴,擔心止汗劑減少流汗,導致身體累積「毒素」,類似說法也太牽強,全身上下皮膚都會流汗,止汗劑大多僅擦在腋下,身體其他地方仍然會流汗,需要靠汗水排出的物質,仍然會在身體其他皮膚排出。


吳宜芳也說,部分民眾腋下或手掌等部位,流汗量非常大,已經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與作息,就必須就醫去除一部份汗腺及特定部位汗水流出量,如果止汗劑會增加離癌風險,那就不可能會有相關手術,所以相關謠言千萬不要相信。不過要注意若使用止汗劑時發生過敏,應該立刻停止使用,馬上就醫檢查治療。


更多NOW健康報導
▸說好採購千人份瑞德西韋竟跳票? 食藥署證實搶貨失敗
▸鼻整形不只是墊高而已 亞洲人常見整鼻4大關鍵重點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幼兒溼疹半夜哭鬧爸媽好心疼 中醫調理一覺到天明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中風類型中,顱內動脈瘤破裂引發的出血,致死率高達7成,但患者在未爆之前,往往沒有任何徵兆。根據統計,顱內動脈瘤破裂好發於40歲以上人口,發生率約莫是5%,男女比例為3:2。醫師因此建議40歲以上中老年人,每年健檢的項目中,應包括腦部核磁共振。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部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1名42歲上班族,長期有腰痠、右腿麻等症狀,有時甚至嚴重至無法工作,曾就醫接受X光等檢查,仍無法找出病因,也曾尋求傳統中醫治療,像是針灸、整脊等,雖能幫助舒緩,但仍又再次復發,讓患者感到相當困擾。經由進一步到高雄長庚醫院就醫檢查,才確認是薦椎髂骨關節失能。這名上班族由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天氣冷,許多民眾洗臉次數減少,竟然會罹患乾眼症!醫師指出,洗臉次數減少,相對影響眼睛周圍肌膚的清潔,容易導致眼瞼發炎,造成淚膜的功能失調,而發生乾眼症。建議民眾最好養成洗眼睛的好習慣,首先將眼睛閉上,將肥皂塗抹於手掌心,以畫圓方式清潔眼瞼周圍,就能預防乾眼症的發生。康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足底筋膜炎是足部常見的疾病,症狀像是早上起床的第一步最痛,但多走幾步後就會逐漸減緩,或走太久時,疼痛又會出現;大林慈濟醫院骨科主任劉耿彰指出,每個患者的症狀都不太相同,有些人會以足跟為主,有些則是在腳心,若症狀不嚴重,其實可透過物理治療紓緩。臨床上,1名喜愛打槌球、跳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