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粉刺不處理 當心恐形成粉瘤

粉刺不處理 當心恐形成粉瘤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臉上的凸狀物,並不是只有青春痘,還可能是粉刺!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皮膚科主任潘企岳表示,臉上的凸狀物主要是因粉刺而形成,若不處理,恐將導致粉瘤的發生。

潘企岳說,粉刺其實就是毛孔角化,一般成人臉上有角質化的顆粒大多數為粉刺。粉刺分為白頭粉刺及黑頭粉刺,白頭粉刺為膚色凸狀物,若變大,將埋在角質下面形成栗粒腫;然而,栗粒腫再變大,就會在皮膚表皮下面形成囊袋而形成粉瘤。有別於粉刺及栗粒腫,一長就會長很多,粉瘤通常為單一顆出現。

粉瘤通常大於0.5CM,顏色為白色、淡藍色或是膚色。發生於皮膚表淺層時,顏色常為白色或淡藍色;若於較深層,將會形成膚色的粉瘤。潘企岳醫師說,目前粉瘤發生的原因不明,但與皮膚的狀況有關,尤其油脂分泌旺盛的部位易產生,好發部位為臉部、背部、手臂以及臀部。

長有粉瘤的人,可藉由切除粉瘤手術來根治,同時潘企岳醫師也說,在一般清潔上要乾淨,避免粉刺的形成。油性膚質的人,在保養品的選擇上盡量不要使用過油的產品,越清爽越好;化妝品的選擇上也應避免粉狀產品以免堵住毛孔,讓粉刺的機會增生而產生粉瘤。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795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日前有一名電腦工程師跟蹤女學生,並熊抱她做出猥褻舉動,遭到逮捕;他並坦承有戀物癖,曾竊取表姐內褲洩慾。其實,戀物癖還不只會有這些行為,甚至有人因為忍不住想偷高跟鞋,也遭到控告。精神科醫師提醒,若是會有戀物癖的衝動時,應及早就醫診治,進而能避免觸法。 和大腦中血清素過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醫界早發現,心房顫動會增加中風風險,傳統多以抗凝血藥「華法林」(Warfarin)降低中風風險。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王俊傑醫師在「華人首版心房顫動治療指引」發佈記者會中表示,根據數據統計,台灣心房顫動患者使用傳統藥物後,不只容易出現出血性中風,一旦有出血性中風,死亡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想要身材苗條,不少人對飲食斤斤計較,尤其不敢吃澱粉食物,但減重不能吃澱粉真的正確嗎?營養師表示,選對澱粉食物能夠維持飽足感,不會暴飲暴食,還可幫助脂肪分解,例如糙米、地瓜都不錯。 澱粉提供身體能量 營養師張皓閔指出,醣類是人體3大必需營養素之一,澱粉則是主要的醣類來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根據統計,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日前已正名為「肺阻塞」及台語版「肺塞病」)高居全球死因第三位,死亡人數超過300萬人;在台灣,40歲以上成年人盛行率則是6%至10%,一年也超過5千人因此病而死亡;醫師提醒,秋冬是COPD好發季節,尤其是感冒病毒容易在冬天入侵,一旦...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