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粉刺不處理 當心恐形成粉瘤

粉刺不處理 當心恐形成粉瘤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臉上的凸狀物,並不是只有青春痘,還可能是粉刺!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皮膚科主任潘企岳表示,臉上的凸狀物主要是因粉刺而形成,若不處理,恐將導致粉瘤的發生。

潘企岳說,粉刺其實就是毛孔角化,一般成人臉上有角質化的顆粒大多數為粉刺。粉刺分為白頭粉刺及黑頭粉刺,白頭粉刺為膚色凸狀物,若變大,將埋在角質下面形成栗粒腫;然而,栗粒腫再變大,就會在皮膚表皮下面形成囊袋而形成粉瘤。有別於粉刺及栗粒腫,一長就會長很多,粉瘤通常為單一顆出現。

粉瘤通常大於0.5CM,顏色為白色、淡藍色或是膚色。發生於皮膚表淺層時,顏色常為白色或淡藍色;若於較深層,將會形成膚色的粉瘤。潘企岳醫師說,目前粉瘤發生的原因不明,但與皮膚的狀況有關,尤其油脂分泌旺盛的部位易產生,好發部位為臉部、背部、手臂以及臀部。

長有粉瘤的人,可藉由切除粉瘤手術來根治,同時潘企岳醫師也說,在一般清潔上要乾淨,避免粉刺的形成。油性膚質的人,在保養品的選擇上盡量不要使用過油的產品,越清爽越好;化妝品的選擇上也應避免粉狀產品以免堵住毛孔,讓粉刺的機會增生而產生粉瘤。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795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糖尿病患每天注射胰島素或降血糖藥物,是為了避免讓血糖過高,但鮮少人注意,血糖過低也會造成無力、意識不清等症狀,嚴重甚至昏迷不醒,更容易因此發生意外。一些患者降血糖藥物服用過量,或是吃不夠、延誤進食就使用降血糖藥物或胰島素,恐引致低血糖症狀而不自知!一名60歲女性糖尿病患,過...

閱讀詳情 »

()肺癌已不再是老菸槍的專利,根據統計顯示,高達半數以上的肺癌患者多為不抽菸的人;醫師呼籲,尤其有家族史的高危險群,最好是要定期接受篩檢,才能提早發現,及早接受治療。臨床上,1名約58歲婦人,罹患慢性支氣管炎,導致對空調產生過敏,必須戴上口罩防護,去年底因支氣管炎嚴重惡化,就醫治療,醫師進一步檢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一名5個月大諾魯男嬰,因患有脊裂症並有腦脊髓液漏出現象,經由台中榮民總醫院團隊1個月治療後,病狀明顯改善,男嬰已恢復健康。台中榮民總醫院神經外科醫師江明哲表示,麻醉男嬰後,作磁振造影檢查,證實是嚴重脊裂症,這是先天性畸型,還有合併水腦症,在台灣算是罕見病例。台中榮民總醫院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罹患糖尿病的原因很多,而且年紀越大,糖尿病罹患人口也越多;臨床醫師並發現,糖尿病人比沒有糖尿病者更易有老年症候群。因此,除了要及早預防之外,一旦發現有糖尿病,則是可到老年醫學科看診,做周全性評估,對症下藥。門諾醫院老年醫學科主治醫師劉澤宗表示,糖尿病發生的原因有遺傳、肥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