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友聰明量血糖 這些時間點都要測

糖友聰明量血糖 這些時間點都要測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糖尿病人除了血糖高的問題之外,也可能發生低血糖的問題,由於血糖太低,會導致昏迷,甚至造成意外事故或成為植物人,不得不慎!所以,醫師提醒,糖尿病人除了用藥控制血糖之外,也要聰明量血糖,才能充分掌握血糖,避免不幸發生。

血糖低很容易發生在罹患糖尿病的老人與小孩

為恭紀念醫院新陳代謝科陳慰信醫師表示,每位糖尿病患都可能發生血糖低,但是在罹患糖尿病的老人與小孩特別容易!尤其是第一型糖尿病童,在國小與國中發病後,得要補充胰島素,由於推算正確的胰島素劑量很複雜,即使是家長來學習,都要學習半年;至於老人家則常是因為身體狀況變化多、口服降血糖藥服用時間不當,再加上沒有量血糖,才導致低血糖。

運動後、吃得少、身體不舒服時都要量血糖

所以,糖尿病人除了用藥控制血糖之外,聰明量血糖也很重要;陳慰信醫師指出,聰明量血糖就是要在某些特定的時間點來量測,例如運動後、吃得少時、身體不舒服時,以及藥物何時藥效最強,都要充分了解。

準備葡萄糖補充包使血糖上升

陳慰信醫師進一步指出,例如使用某些會刺激胰島素分泌的糖尿病用藥,藥效就很強,就要在飯前吃,不但可以使飯後血糖降低,也較不易造成低血糖。也有人是半夜很容易低血糖,導致做惡夢、睡不好以及冒冷汗等症狀。由於低血糖難以預料,因此應隨身準備葡萄糖補充包,在血糖降低到70mg/dL時服用,可以使血糖上升。

糖尿病出現神經病變 會無法感覺到血糖降低

腦部血糖不夠會容易昏倒,若是沒有立即補充糖份,就非常危險;陳慰信醫師強調,一般人低血糖時,會有所感覺,是人體自我保護的警告訊號,但是糖尿病人會出現神經病變,往往會無法感覺到血糖降低的症狀,以致血糖低到30mg/dL時,腦部血糖不夠了,無法運作下就昏倒了;所以,量測血糖非常重要,好好控制血糖,不要讓神經出現病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76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健康的胰臟平時會不斷分泌少量胰島素,在進食時更會根據膳食進行調整,分泌額外的胰島素,以確保血糖濃度持續維持在範圍內。而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由於絕對缺乏胰島素,為維持血糖平穩,需要終身施打胰島素。目前臺灣第一型糖尿病佔糖友總人口0.66%,發病高峰期為10-14歲,這群第一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年約40歲的熟女茹茹(化名),雖然已是兩個孩子的媽,但平常保養得宜,加上擁有運動習慣,讓她保持著年輕亮麗的外表。然而近日卻急著求診婦產科,原來是身體出現卡到「陰」的困擾!茹茹求診時主述,自己已經生過兩胎,除了有產後陰道鬆弛問題外,因小陰唇鬆弛導致過度摩擦進而造成陰唇...

閱讀詳情 »

一進入冬季,冷氣團接連來襲,許多民眾開始穿上發熱衣、羽絨衣,可是還是會感覺又濕、又冷,渾身不舒服。 營養師林怡馨提醒,想「抗寒」,就要吃對營養素,當攝取足夠關鍵營養素,身體自然就有足夠本錢對抗濕冷低溫,此時不僅身體能量滿滿,更可從體內徹底溫暖起來。   林怡馨營養師指出,想讓身體有足夠抗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誠報導】口鼻四肢變大變粗,很有可能是罹患肢端肥大症的徵兆。一名54歲女性自覺外觀出現肥大變化,經診斷為腦下垂體腫瘤,透過內視鏡微創手術切除後,仍有部分腫瘤細胞殘餘血管內。台灣腦下垂體學會創會名譽理事長暨長庚醫院腦神經外科臨床教授張承能醫學博士表示,肢端肥大症若未妥善治療,可能會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