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尿病不治療 失明風險高25倍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據研究顯示,糖尿病會引起眼睛視網膜病變,若沒有及早檢查並給予適當治療,引致失明風險高於一般人的25倍!眼科醫師提醒,每年接受1次眼底檢查或眼底彩色攝影檢查,可提早預防視網膜病變,但據101年健保資料顯示,光台北市就有超過7成糖尿病患者未每年固定接受眼底檢察。

糖尿病高居100年全國十大死因第4位,是引起失明、洗腎及截肢的主要原因,其中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生率更隨著病齡及患者年紀逐漸上升,根據研究,糖尿人在患病7年後有50%出現視網膜病變,而17年到25年後則有90%出現病變。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眼科主治醫師江靜弘表示,長期高血糖會損傷視網膜血管的內皮,引起一系列眼底病變,如微血管瘤、硬性滲出、棉絮斑、新生血管、玻璃體增殖,甚至出血導致視網膜脫離。然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早期無任何症狀,等到症狀出現,病變早已到達某種程度,因此糖尿病患者每年都應至少做1次眼睛的例行檢查。

依據衛生署全民健保醫療品質資訊公開網資料顯示,101年台北市糖尿病患者約有23萬人,但只有約6萬人接受眼底檢查或眼底彩色攝影檢查,意即超過7成糖尿病患者未定期受檢。

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健康管理處林莉茹處長呼籲,為避免各種併發症,糖尿病患者每年應定期檢測眼底、尿液微量白蛋白與糖化血色素(HbA1c)等項目;日常生活中落實健康5要訣:健康飲食、規律運動、維持理想體重與腰圍、按時服藥、定期就醫與檢測,可有效避免如腎病變、中風、心肌梗塞、週邊血管病變等併發症發生。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923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家扶基金會調查,有67%的扶助家庭為單親或隔代家庭,63%月收入不到2萬5千元,收入微薄欲穩定生活已歷經萬苦千辛,在穩定子女學習上想精進或培植才藝天賦,在家庭必要支出上常難以排入優先序。然家扶調查發現,超過8成孩子透過課業和才藝學習探索興趣,6成孩子因此能找到人生努...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整理報導】開工後,大家最想知道的,應該是今年的運勢。工作會不會順利,財運、桃花旺不旺,以及健康會不會出狀況。《NOW健康》再次邀請「被古典樂耽誤的占星師」林緒煒為12星座的各位給點建議。林緒煒表示,春節過了,水星在4日起也順行了。而2021年1月29日起,木星進入雙魚;2022...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2歲王先生,興趣是園藝栽培,週末常在庭院種植花草,這一、兩週覺得腰部緊緊的,左右轉動都還行,但就是感覺不太舒服,王先生回想自己沒有扭傷或拉傷,不明白腰部不適感從何而來,透過按摩或做伸展運動仍不舒服,於是就診中醫求助。腰痛原因多 需評估病灶對症下藥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翁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68歲的楊先生身材高大壯碩,曾因心肌梗塞就醫撿回一命,後來積極透過飲食控制和運動減重,近五年來,楊先生減重有成四肢都瘦了,但瘦不下來的大肚腩對他而言十分困擾,經就醫檢查赫然發現,占據腹部的不是脂肪而是巨大腫瘤,就連肝臟及腸胃道都因腫瘤推擠而挪到腹腔左側。惡性肉癌成因不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