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尿病共同照護網 團隊照護讓糖友更安心

糖尿病共同照護網 團隊照護讓糖友更安心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

有位王媽媽過去都在大醫院看糖尿病,不僅距離遠,且每次看診人都好多,醫護人員忙東忙西,即使想問個仔細都不知要找誰問,搞得很煩躁;最近,聽鄰居林太太說,附近的診所已經取得「糖尿病共同照護網」認證,看診時不只有醫師在旁照料,想諮詢時也有護理衛教師、營養衛教師或社工人員能幫忙回答,看診變得更輕鬆便利了!

台灣約有200多萬名糖友,且人數有持續攀升趨勢,對醫療費用或國人健康造成極大威脅。近幾年,各地參與糖尿病共同照護網認證的診所逐漸擴增,但仍有不少糖友不清楚加入糖尿病共同照護的好處。台中潭子區獲得糖尿病共同照護網認證的主治醫師沈坤泰指出,糖尿病友的血糖若控制不佳,容易併發嚴重急症如中風、心肌梗塞、視網膜病變、腎病變、神經病變等,進而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最終更可能導致失能或死亡,不可輕忽!

以病人為中心 客製化控糖治療

傳統治療糖尿病患大多只由醫師看診並開藥,因醫師也忙,較難抽出時間細心衛教,沈坤泰醫師表示,現在只要經過衛福部認證通過的糖尿病共同照護網診所,都有導入團隊照護模式,以病人為中心,提供病患個人化、專業化的醫療服務。

沈坤泰醫師說明,糖尿病共同照護網認證診所的主要團隊成員除了醫師外,還包括護理衛教師、營養衛教師等,且專業團隊成員們會提供病患完整控糖規劃,例如提醒病患做好定期監控血糖、血壓、血脂及眼底視網膜檢查、足部神經血管病變檢查等,也會提供衛教建議與健康追蹤;並由營養衛教師提供飲食建議,透過有趣的活動增加糖尿病照護觀念;甚至不定期舉辦病友分享會、戶外體驗營等。

加入糖尿病共照網  死亡率下降四成

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顯示,當病患加入糖尿病共同照護網認證的院所後,因為有團隊完整的追蹤照護,可使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減少四成,截肢風險則是下降五成。

沈坤泰醫師指出,多數糖友對胰島素治療有錯誤迷思,但根據英國前瞻性糖尿病研究結果顯示,糖尿病患者初次確診時,胰臟分泌胰島素的功能約只剩下50%,且糖尿病是慢性病,幾乎不會痊癒,甚至胰臟功能每年以4%持續下降,14年後胰臟幾乎就沒有功能,故如何減少胰臟負擔,延緩退化就很重要。

避免併發症上身 適時補充胰島素控糖

因此,適時及早補充體內不足的胰島素,非常重要。沈醫師補充,很多糖尿病患者會問我一定要打胰島素嗎? 其實,胰島素控制血糖效果很好,而且補充胰島素才能讓胰臟休息,減少胰臟負擔而延緩受損,且藥量不用越吃越重,還可以降低日後併發症發生的可能性。此外,胰島素治療已相當便利,不但筆針進化到跟頭髮一樣細,施打時就像蚊子咬一樣不太痛,像前總統李登輝一天打四針胰島素,身體仍相當硬朗;而多數患者只要一天睡前打一針長效型基礎胰島素,血糖即可控制良好。

沈醫師提醒,尚未加入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的病友,及早加入共同照護體系,好好控制血糖,未來才能避免併發症。至於平日的照護重點,沈醫師則以20字箴言分享病友:「及早治療、規律用藥、少糖少油、天天運動,就有美麗人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19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最近社群網路上流傳一則訊息,指稱接受乳房攝影、牙科攝影會增加罹患甲狀腺癌之機率,建議民眾不要輕易嘗試乳房、牙科攝影。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國民健康署癌症防治組吳建遠組長表示,目前沒有任何實證顯示乳房及牙科X光攝影會罹患癌症,可說是無稽之談。組長解釋,根據原能會資料,台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中壢喜歡音樂的聽眾們有耳福了,國家交響樂團 (NSO)開季音樂會即將在天晟醫院贊助下移師到中壢,即將於9月24日(四)在中壢藝術館演出,國家級藝術表演將帶給樂迷美好的夜晚。從羅西尼到布拉姆斯,NSO新樂季音樂會為大家呈現清新迷人的音樂風采,歡迎愛樂者一同品味優美細膩的早...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youtube) 沒想到只要兩樣東西就能做出超好吃的香草吐司!! 超簡單的作法誰都可以做得到! 材料: 200g香草冰淇淋 150自發麵粉 先將冰淇淋裝在碗中 (圖片翻攝自youtube) 然後將自發麵粉拌入,麵粉先過篩,再慢慢拌入… 若沒有自發麵粉,就用麵粉加上兩匙泡打...

閱讀詳情 »

下面你將會見識到的,全部都是健身的「大殺器」。吃了任何一樣,今天的你可能就「白練了」。 什麼食物這麼可怕?看了才知道! 1中式快餐比漢堡健康?! 快餐是所有健身者都應該極力避免的東西!不只有西式的炸薯條,炸雞塊,飽和脂肪非常多的漢堡排。就連中式的快餐中也會有很多的油脂!米飯,配上炸雞等食物,最可怕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