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尿病又夜尿多人生害了了? 中醫治療有妙方

糖尿病又夜尿多人生害了了? 中醫治療有妙方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年近50歲的蔡先生,在科技業擔任高階主管,工作繁忙而疏於身體照護,既沒時間運動,飲食更是不忌口,雖值壯年,健康卻亮起紅燈。幾年前一次外出不慎跌倒受傷,小腿上不大的傷口卻歷經數月無法痊癒,經檢查後確診為第二型糖尿病;此外,也有夜間頻尿與大便次數多且軟散的症狀,在親友介紹下至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尋求協助,經三個月中藥與針灸治療,以及飲食控制,不僅夜尿與排便的症狀獲得改善,飯前血糖也獲控制。

第二型糖尿病 中醫滋陰清熱治療

楊茲甯醫師表示,第二型糖尿病屬中醫學「消渴病」的範疇,主要病變部位在肺、胃、腎,基本病機為陰津虧損,燥熱偏勝,臨床表現為口渴多飲、口乾唇燥、皮膚搔癢等,可用滋陰清熱的方法來治療。

若病情日久失控,則陰損及陽,反倒使腎陽衰微、腎失固澀,引發夜尿頻數不禁;另一方面,因腎陽先虛,元氣衰弱不足以滋養脾腎,亦導致頻繁排便且質地軟黏的問題。

中藥調理病症 改善身體不適

楊茲甯醫師開立腎氣丸、縮泉丸為主方,加入溫補脾腎的中藥,並運針於肚子上的穴位如氣海、關元、大橫,調補脾腎之氣,以改善頻尿與頻便;再加上腎經的太谿穴,脾經的陰陵泉,胃經的內庭穴等具有穩定血糖功效的穴位。

經治療三個多月後,蔡先生夜尿的頻率已下降至兩次,睡眠品質改善良多,白天精神變好、排便的次數也降低,工作起來更有效率;再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理,蔡先生回診時驚喜的表示,本來將近150mg/dl的飯前血糖,竟然也意外地下降了,穩定的維持在110mg/dl左右,獲得良好的控制。

飲食控制+中醫輔助 糖尿病獲得控制

楊茲甯醫師提醒,糖尿病的患者,除了飲食需忌口,盡量選擇原型食物,少吃加工、調味過重的食品,也要控制糖份的攝取,過甜的水果、含糖飲料都要避免;同時更要適度的運動,以提振陽氣,如太極拳、瑜珈、健走等都是很棒的選擇,此外依據個人的體質與病程的演進,尋求專業中醫師的協助,方藥對症,輔以針灸。

【延伸閱讀】

男嬰血紅素僅不到一般新生兒1/3 四年後發現竟是血友病

她雙頰毛孔粗大、常泛紅 竟是逾百隻蟲蟲惹的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67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屏東縣本土登革熱病例數仍持續增加!衛福部疾管署公布上週10月15日至10月21日國內登革熱確定病例,共新增16例本土病例,其中屏東市出現今年流行季首例登革出血熱,另外還有9例境外移入病例。疾管署表示,登革熱仍集中屏東市,呼籲民眾務必做好個人防蚊措施。疾管署指出,該名登革出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馬羿縉編輯)您了解每天喝的水中有什麼成分嗎?除了營養價值之外,是否也有毒物的存在?自來水、包裝水、山泉水,不同的水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喝水有撇步,怎樣喝水才能去蕪存菁?讓台大醫院綜合診療部主治醫師姜至剛、知名主持人林書煒教你正確喝水,喝出健康!●時間: 2013年11月23日 (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甲狀腺位於下頸部,主要分泌甲狀腺素促進身體新陳代謝,而現今生活壓力大,節奏快的生活,常是誘發甲狀腺自體免疫性疾病的導火線,傳統切除甲狀腺腫瘤或結節手術,會在病人頸部留下約6公分的疤痕,並有部分病人會因為疤痕增生,在頸部出現「蜈蚣樣」的疤痕,讓愛美的女性望之卻步。由於醫療科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為增進醫病間良好互動,加強病人安全,台南市立醫院舉辦「病人安全我會『應』」活動,以「保密防跌」出招,規劃病人安全活動,邀請民眾及院內同仁落實跌倒預防措施,提供病人安全、安心的就醫環境,現場也準備黃色小鴨氣球,送給前50位簽署響應卡的民眾,引起熱烈響應。南市醫為宣導「保密防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