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全身痛到失眠焦慮 竟是僵直性脊椎炎惹禍!

全身痛到失眠焦慮 竟是僵直性脊椎炎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40歲的美華(化名)六年來飽受全身莫名疼痛所苦,導致無法工作,情緒也變得焦慮及暴躁,連家人都無法諒解,還誤認她在無病呻吟,讓她對人生感到相當絕望。某日因為疼痛再度發作到急診求助,由於美華一直喊著全身痛,又無法清楚說出哪裡痛,讓急診醫師毫無頭緒,經詳問後發現美華的下背部疼痛最為明顯,於是轉診到過敏免疫風濕科,透過進一步X光及核磁共振檢查,發現她的薦腸骨及脊椎關節都有明顯發炎,因此確診為「僵直性脊椎炎」。

長期下背痠痛沒改善 應警覺是僵直性脊椎炎

收治案例的台中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譚國棟醫師表示,僵直性脊椎炎屬於自體免疫疾病,人體的免疫細胞為了保護本體,正常狀況下會攻擊外來的細菌或病毒,但當免疫細胞失調時,免疫細胞會開始攻擊自己身體,當它攻擊到「中軸關節」如脊椎、薦腸關節等,會使關節出現發炎、僵硬,長期會硬化,造成背部僵直無法彎曲,因此稱為「僵直性脊椎炎」。

譚國棟醫師進一步說明,僵直性脊椎炎最常見的症狀就是發炎性下背痛,與一般肌肉拉傷的背痛不同,肌肉拉傷可以透過休息改善,但發炎性下背痛是從體內發出的持續性疼痛,持續時間長達2-3個月以上。另外僵直性脊椎炎是活動時可以減緩疼痛,休息不動時反而會很痛,因此許多患者在晚上睡覺時會痛得特別厲害,早上起床時還會有晨僵情況,嚴重影響患者睡眠及生活品質。

階梯式治療 消炎止痛藥物無效可接替使用生物製劑

譚國棟醫師指出,僵直性脊椎炎的治療首要目標是有效讓發炎指數下降,臨床常見第一線的治療方式是非類固醇的消炎止痛藥,可改善疼痛及發炎,大約有6成的患者能夠獲得至少20%的症狀改善;而第二線的治療方式是生物製劑,透過製作抗體去對抗免疫發炎的細胞激素,精準調節體內的發炎反應,達到抗發炎效果。根據臨床數據顯示,生物製劑對於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治療無效的患者來說,仍有6成患者能有效改善至少20%-30%的症狀。以案例美華來說,就是採取階梯式治療,經第一線藥物治療無效後改用健保給付的生物製劑,大幅改善疼痛與發炎狀況。

生物製劑精準治療 孕婦不用再擔心停藥復發

譚國棟醫師補充說明,以往女性僵直性關節炎患者可能會因為有懷孕計畫而中斷使用生物製劑,恐造成疾病復發。目前臨床上已有特殊結構設計的新型抗腫瘤壞死因子生物製劑,此藥物幾乎不會經過胎盤影響胎兒,也極少由乳汁分泌,對胎兒影響甚微,對於懷孕及需要產後哺乳的女性患者來說是一大福音。

譚國棟醫師提醒,僵直性脊椎炎是屬於早期診斷便能穩定控制的疾病,若出現長期下背痛、清晨背部僵硬、眼睛有虹彩炎或是家族直系血親有僵直性脊椎炎問題,都應該提高警覺,有症狀儘早尋求專業過敏風濕免疫科醫師診斷,及早發現及早接受治療,才能擁有健康的美麗人生。

【延伸閱讀】

僵直脊椎炎暴瘦十公斤 痛不欲生險失能!

腳痛腫得像「麵龜」竟是僵直性脊椎炎在作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07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蔡孟泓報導) 36歲林小姐在南科園區工作,結婚一年多來,肚皮始終沒動靜,吃了兩年中藥調體質、做了兩次人工受孕都宣告失敗。就醫檢查才發現,原來卵巢長了一顆10公分大的巧克力囊腫,術後兩側輸卵管阻塞,沒有辦法自然懷孕。後來,開業婦幼中心院長潘咸安醫師建議做試管嬰兒,成功生下三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小王爺」陳麗麗日前因為腦溢血病逝,雖然她在近年因為腎衰竭得洗腎,而且還曾經中風,身體已持續崩塌;但是消息傳來,仍不免令人感到難過。心臟科醫師提醒,在寒冷的氣候下,尤其是有高血壓以及曾經中風的病人,一定要注意四大保命原則。 依循病人意願 平靜的往生 陳麗麗因飾演「小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當出現傷口時,千萬不要亂敷東西!一名木匠在切割木頭時,不慎受傷、鮮血直流,這名木匠就嚼一嚼菸草,再將菸草敷在傷口上,希望這樣可以止血,結果不但沒有止血,反而讓治療更為困難。 菸草黏在傷口 醫師清創更困難 台灣外傷醫學會理事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急診醫學科簡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中年人從椅子上或蹲姿起身時,若常感覺頭暈、輕微頭痛,就要提高警覺,這種現象代表血壓暫時下降,醫學名稱為「姿勢性低血壓」。美國一項研究顯示,常出現這種現象的人,20年後出現失智症的風險較高,老年認知功能也容易變差。 姿勢性低血壓 可能對大腦造成永久傷害 這項研究成果已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