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尿病年輕化危機襲擊台灣 測血糖早期發現好治療

糖尿病年輕化危機襲擊台灣 測血糖早期發現好治療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糖尿病年輕化 成為臺灣一大隱憂

有位體重100多公斤的14歲國中生,在學校健康檢查發現血糖異常,家人帶至醫院檢查後赫然發現罹患糖尿病,緊急搭配藥物及飲食生活習慣調整,才逐漸控制病情。國人日常生活壓力大、飲食及作息不正常,使得糖尿病成為國民病之一。而「糖尿病年輕化」更是臺灣目前面臨的重大危機。

根據健保署統計,國內20歲以下第二型糖尿病患人數較十年前增加1成1,20歲至40歲者則增加3成2。高雄榮民總醫院新陳代謝科朱志勳主任表示,糖尿病治療較難控制,年輕時若罹患糖尿病,累積20至30年後,發生視網膜病變、血管病變、腎臟病變等併發症時,年齡可能還未超過50歲,長期照護的需求將成為社會未來的一大隱憂。

家族病史、過重風險高 測血糖幫助及早發現

糖尿病罹患初期並無明顯症狀,若有糖尿病相關家族病史,或是有體重過重、高血壓、高血脂等狀況者,就必須特別注意自我血糖檢測,等到出現典型三多症狀「吃多、喝多、尿多」時,通常血糖早已失控多時,甚至可能延誤病情治療。朱志勳主任表示,有糖尿病家族史或是體重過重的孩童及青少年,除了定期健康檢查外,常備有血糖機的家庭可不定期為家人做血糖的量測,觀察飯後血糖的變化,早期發現糖尿病傾向,才能及早治療並降低相關併發症發生機率。

血糖機成為家庭常備品 選擇精準最重要

隨著醫學水準進步,慢性病連續處方箋普及,病患可能三個月才會至醫療院所回診一次,但糖尿病患者需要密集監控血糖狀況,朱志勳主任建議在家中準備一台血糖機,配合配對式檢驗,紀錄血糖變化,由醫師及營養師建議搭配飲食及藥物的調整來控制病情。

朱志勳主任說,選擇血糖機最重要的是要精準及穩定,才不會誤判血糖控制狀況,明明血糖有超標或是太低情形,還認為是在標準值內,長期下來對於病情控制非常不利,可參考有ISO15197標準認證的產品。朱主任也補充,除了精準外,也可選擇有免調碼、採血量少以及支持二次採血功能的血糖機,在使用的方便程度上也有許多提升。搭配血糖量測及日常的生活控制,糖尿病患者也能享有便利舒適的生活品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14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練唖鈴的方法+圖像1.胸部---啞鈴臥飛鳥1.身體平臥在軟墊上,雙腳屈曲,腳掌貼地;2.兩手各持一隻啞鈴,並申直平放,與身軀成九十度,手臂申直時可略曲;3.起始動作,慢慢將兩手向上舉,直至兩個啞鈴緊貼在腹部的上半空,手臂保持挺直,維持約兩秒;4.慢慢放下至起始動作;5.啞鈴向上舉時呼氣,放下時吸氣...

閱讀詳情 »

  運動時該如何補充水分?一定只能喝水嗎?可以喝果汁嗎?可樂呢?還有市面上各式各樣討喜包裝的運動飲料,該怎麼喝呢?   就像之前我們談過的運動時間,並不存在所謂「正不正確」的問題,運動時的水分補充也並不限於各式各樣的液體飲料,只要是能充分解決身體的水分流失,都是好方法。但值得注...

閱讀詳情 »

1、巧克力 好處:巧克力中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劑,而且還有豐富的高兒茶素和花青素等黃酮類化合物,對心血管疾病有很好的防護作用。其還能引起冠狀動脈血管擴張,改善冠狀動脈血管功能,降低血小板的粘附性。此外,還有降血壓的作用。 壞處:巧克力是高脂肪、高熱量、高糖的食物。其中還含有藥理活性化合物(甲基黃嘌呤、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