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尿病患不運動更慘 動起來好處有這些

糖尿病患不運動更慘 動起來好處有這些

「糖尿病族群不運動會更慘!」在台灣,糖尿病的盛行率已經超過11%,患者人數超過230萬人。有鑑於運動風氣漸盛,糖尿病患者適合運動嗎?營養師叮噹(戴岑樺)指出,已有許多文獻佐證,運動可延緩糖尿病病程,只要稍微注意就能開心運動。

糖尿病患運動好處多 有望減少降糖藥物

糖尿病患者運動好處多多,可以提升胰島素敏感性,幫助利用胰島素,因此改善血糖,降低糖化血色素;還能幫助降低血壓,降低壞的膽固醇,增加好的膽固醇,以預防心血管疾病;當然還能幫助體重控制,延緩或改善糖尿病腎臟病、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等併發症,提升生活品質。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甚至還有機會減少降糖藥物的使用,透過飲食控制與運動來控制血糖。

運動前評估自身狀況 家人朋友陪伴為佳

而運動前須要做什麼評估,來確保自己的狀態適不適合運動?除了自身的感覺之外,營養師叮噹提醒要注意糖化血色素、血壓、心血管疾病風險、使用的藥物、有無運動習慣及運動環境、過程中是否有朋友家人陪伴,以及自己的目標。當然建議可以跟主治醫師確認後再進行運動。

血糖太低太高不宜動 運動後記得補充醣類

而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是運動前後都需量測血糖,運動前若血糖值低於80 mg/dL、高於250 mg/dL都不運動,若介於80-100,則先補充15-30g的醣類,也就是1-2份的碳水,如1-2片吐司;大於100但運動強度是中強度、運動時間30分鐘以上者,每小時需要補充15克醣類。運動後建議補充低GI食物,如全麥類、穀類、菜類、豆類等。

空腹餐前不要動 注意足部安全

不建議空腹運動或餐前時運動,營養師叮噹建議最好的運動時間是餐後60-90分鐘,同時也要記得不要施打胰島素在運動的部位上(手部或是腳部)。運動時要注意足部安全,不要受傷,因糖尿病患足部感覺較為遲鈍,若不慎受傷可能會無法及時處理。更記得要隨身攜帶糖果跟糖尿病識別證。 

若在運動過程中昏厥怎麼辦?營養師叮噹說,當然立馬先打119,先將患者扶起,還有意識就先吃糖果讓血糖上升,然後馬上送醫急救。所以運動時最好有家人朋友陪伴,或選在有人的地方運動,盡量避免晚上一人單獨去跑步,若有任何狀況可能無法及時被救援。

【延伸閱讀】

新式甲狀腺切除術!脖子不留疤 術中導航聲帶不受損

新型SGLT2抑制劑 慢性腎臟疾病第三期臨床試驗達標

聽損兒上課聽不清有解!新系統結合藍牙科技 清晰音訊直送助聽器

 心肌梗塞防復發 醫師要他一定要做「這些事」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14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諾羅病毒作怪,上吐又下瀉!疾管署公布,近4周國內共通報47起腹瀉群聚事件,甚至單周通報高達20起,以諾羅病毒感染為主,提醒患者嘔吐或腹瀉等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後再上課、上班,以免傳染給他人。 諾羅病毒疫情上升 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近4周共通報47起腹瀉群聚事件,2...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黃軍瑋報導)國人晚婚晚育的趨勢,使得深受不孕症困擾的夫妻愈來愈多。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2013年全台有1萬7393人次接受試管嬰兒療程,其中1萬2千多人次失敗;以療程失敗女性平均一年接受2次治療推估,國內每年至少有5千名不孕女性「做人」失敗。 生殖醫學專科醫師唐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男人只要活得夠老,就幾乎都會有攝護腺肥大的問題,雖然攝護腺肥大並不一定會進展到攝護腺癌;不過,根據衛福部國健署所公布的最新統計資料顯示,攝護腺癌發生率與死亡率,都是第6名,且有逐年上升趨勢,上了年紀的男人們須特別注意! 頻尿、夜尿、解尿困難 衛福部桃園醫院泌尿科醫師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原以為是腸胃炎,上吐下瀉好幾天都沒改善」,最近不少大人小孩都中了諾羅病毒,持續噁心、腹瀉,甚至還伴隨高燒。醫師指出,每年秋冬季節是諾羅病毒的流行期間,建議不要生飲生食,飯前務必清潔雙手。 引起急性腸胃炎主因 新光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簡佑軒指出,諾羅病毒是引起人類急性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