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尿病患者小心肝 肝癌和肝硬化風險高

糖尿病患者小心肝 肝癌和肝硬化風險高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糖尿病患者肝病風險高,醫籲定期監測肝功能!《BMC Medicine》上一篇針對1800萬人的大規模研究發現,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或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NASH)患者,發生肝硬化的風險是健康人的5倍,罹肝癌的風險高3.5倍,而糖尿病患者是這類肝病高危險族群。倫敦大學博士William Alazawi呼籲,糖尿病患者應定期追蹤肝功能。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全球重大問題

根據《今日醫學新聞網》報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是全球最常見的肝病,在2010年全球盛行率已從10%增加至25%。一般而言,一些脂肪儲存在肝臟是很正常的,但脂肪重量超過肝臟重量的5-10%稱為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是指非因酒精或其他藥物,造成的肝臟脂肪過度累積,而破壞肝臟的疾病。其主要原因是糖尿病、肥胖、脂質異常等。

而大約1/6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會進展成非酒精性脂肪肝炎,使肝臟腫脹受損,並可能造成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甚至肝癌。

糖尿病患者 易發展致命肝病

《路透社》報導,研究團隊分析歐洲各國1800萬人線上健康病歷發現,共136,703人確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炎。與100名沒有肝病的人相比,這些患者容易罹患高血壓,肥胖和第二型糖尿病。

追蹤中位數3年後研究顯示,與健康人相比,這類肝病患者發生肝硬化的風險多5倍,患肝癌的風險高3.5倍。而較嚴重肝病和肝炎患者,比起輕微患者的肝硬化風險超過33倍,肝癌風險多25倍。此外,糖尿病的肝病和肝炎患者,進展成肝硬化和肝癌風險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倍。

致命肝病無聲進展 糖尿病患者要追蹤

William Alazawi指出,許多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患者,在幾個月和幾年後,就無聲進展成肝硬化和肝癌晚期。

她呼籲,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患者,有可能面臨生命危險,所以需要及早診斷及治療。尤其,糖尿病患者發展成致命肝病的風險最高,應定期追蹤肝功能。

參考資料:

1. Cirrhosis, cancer risks higher with fatty liver - especially in diabetics.

2. Cirrhosis and liver cancer risk higher in people with type 2 diabetes.

3. Myriam Alexander et al. Risks and clinical predictors of cirrhosi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diagnoses in adults with diagnosed NAFLD: real-world study of 18 million patients in four European cohorts. BMC Medicine 2019 17:95.

【延伸閱讀】避免糖尿病併發症 盡早與醫師討論「這件事」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41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雷特氏症是一種罕見的複雜性神經失調症,是一種嚴重的身心障礙症。出生時可愛的小女孩,滿周歲後卻開始出現扭手及吃手等症狀,漸漸地產生行動障礙,最後不得不坐輪椅,這是罕見疾病雷特氏症,起因於X染色體上的MECP2基因突變。類小泛素化是一種DNA的轉譯修飾,一旦基因缺陷造成該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一名70老翁,罹患大腸癌第3期,原本有機會可以治癒,但害怕治療副作用,選擇使用偏方治療;不料,3個月後回診追蹤,癌細胞轉移肝臟,癌症進入第4期,目前只能藉由化療,延緩病情惡化,他後悔不已。 腸癌有機會治癒 收治個案的亞東醫院腫瘤暨血液科主任林世強指出,該患者有腹痛、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農曆春節假期是親友團聚的時刻,難免大吃大喝,所以年節期間及年節後出現了許多忽略醫師叮嚀而報到的暴飲暴食併發症患者。 腹腔內手術容易造成胃腸道沾黏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外科部黃俊傑醫師提醒,曾接受過腹腔手術患者更需節制飲食,細嚼慢嚥;一般而言,凡是接受過腹腔內手術的人,就有可...

閱讀詳情 »

(翻攝自Wikihow,下同)  你是否飽受鼻塞困擾?這煩惱是否已入侵你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讓你覺得渾身不適?鼻竇阻塞有很多原因,本文中,我們將解釋4種鼻道阻塞的成因,然後提供快捷、便利的方法來解決鼻塞(包括急性鼻塞和慢性鼻塞)。如今,醫生已識別出4種鼻塞的主要誘因,分別是:鼻竇感染、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