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尿病患要注意! 細菌感染恐截肢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天氣越來越炎熱,一進到室內就想打開冷氣降溫,已成為家庭及辦公室裡的常態,但也使得空氣不易流通,且室内、外溫差大,導致免疫力較差的糖尿病患者,容易遭受到細菌、病毒的攻擊,且糖尿病患的反應症狀,會比一般病患還要嚴重,在治療上也比較困難,容易產生其他嚴重的併發症。

台大醫院代謝內分泌科主任黃天祥教授表示,在台灣的截肢患者當中,有60~70%是糖尿病所引起的,主因就是由於許多病友神經末梢感覺差,輕微小傷口也無疼痛感,因此不易察覺,常引起細菌衍生,導致糖尿病壞疽而必須截肢,嚴重甚至會引發敗血症。

另外黃天祥教授也特別提到,導致第二型糖尿病的主要因素,是因為細胞對血糖的攝取發生了「胰島素阻抗」現象,患者初期仍有分泌胰島素之能力,甚至可因胰島素阻抗而產生代償現象,分泌更多之胰島素;此時若服用抗糖尿病藥物-胰島素增敏劑,可有效達到血糖控制,若放任不管,以至於血糖控制不佳或胰臟β細胞過度刺激,將會使β細胞凋零,而造成胰島素分泌不足。

糖尿病有許多併發症,可能會引起視網膜、腎臟、神經等小血管病變,嚴重可能引起失明及腎衰竭。也會併發大血管病變如:心臟疾病、截肢、中風等,若不即時給予適當處理,可能造成後遺症甚至導致死亡;併發症一旦發生以後,除使病人生活品質的降低,也造成家人莫大的負擔,因此減少或延緩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的發生是一大重要的課題。

近期歐洲大型糖尿病PROactive研究結果,證明口服抗糖尿病藥物「胰島素增敏劑(pioglitazone)」,可有效減緩胰島素阻抗現象,被認為是具有保護胰臟β細胞的功能,達到控制血糖,且降低心臟病所引發的致死率、心肌梗塞以及中風之風險達16%,讓糖尿病患遠離心血管疾病之威脅。

黃天祥教授提醒民眾,糖尿病患要特別注意飲食,尤其夏季水份流失較快,容易導致脫水症狀,適時補充水分,並且遵從醫囑,切勿自行停藥,聽信坊間秘方,將血糖控制在正常值範圍,才能有效遠離併發症。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61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黃軍瑋報導) 40歲的鍾先生,每天工作相當吃重,最喜歡靠吃東西紓壓,餐餐一定要吃2個便當,每晚也要吃消夜,結果胖到160多公斤,到醫院檢查糖化血色素高達10.6,連自己得了糖尿病都不知道。 鍾先生接受胃袖狀切除手術後,不但糖尿病完全好了,在8個月內,也瘦了66公斤,連睡眠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頸椎扭傷又名頸部拉傷(neck strain),這是一種自限性的(時間一久,自然會好的)常見的頸部疾病。急性頸椎扭傷定義上是指頸部的肌肉受傷,但是由於頸部的肌肉很厚很深,因此靠理學檢查或複雜的影像檢查,也無法分辨出是那一種構造受傷。原則上關節小面的韌帶與頸椎間板(軟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根據國健署調查,全臺灣約有百萬人為憂鬱症所苦,正值高中的青少年約有6.8%罹患重度憂鬱症,但常常被誤認為是青春期的叛逆,其實這些青少年只是生病,並不是心情不好或欠缺抗壓性,切勿忽略青少年的求救訊號。 關心青年憂鬱問題 憂鬱症在世界三大疾病中排名第二,但青少年的憂鬱問題...

閱讀詳情 »

pic:bbc 過敏,是因為生活太乾淨? 人們的眼中,似乎所有微生物都是有害的,因而各種清潔劑應運而生,比如香皂可以殺菌,家用清潔劑能殺死99.9%的細菌。根據bbc報導有些科學家認為,家裡太乾淨反而不是好事,因為可能引發哮喘或過敏。那麼,應該怎樣在乾淨和與細菌共處之間尋找平衡呢?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