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尿病患要注意! 細菌感染恐截肢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天氣越來越炎熱,一進到室內就想打開冷氣降溫,已成為家庭及辦公室裡的常態,但也使得空氣不易流通,且室内、外溫差大,導致免疫力較差的糖尿病患者,容易遭受到細菌、病毒的攻擊,且糖尿病患的反應症狀,會比一般病患還要嚴重,在治療上也比較困難,容易產生其他嚴重的併發症。

台大醫院代謝內分泌科主任黃天祥教授表示,在台灣的截肢患者當中,有60~70%是糖尿病所引起的,主因就是由於許多病友神經末梢感覺差,輕微小傷口也無疼痛感,因此不易察覺,常引起細菌衍生,導致糖尿病壞疽而必須截肢,嚴重甚至會引發敗血症。

另外黃天祥教授也特別提到,導致第二型糖尿病的主要因素,是因為細胞對血糖的攝取發生了「胰島素阻抗」現象,患者初期仍有分泌胰島素之能力,甚至可因胰島素阻抗而產生代償現象,分泌更多之胰島素;此時若服用抗糖尿病藥物-胰島素增敏劑,可有效達到血糖控制,若放任不管,以至於血糖控制不佳或胰臟β細胞過度刺激,將會使β細胞凋零,而造成胰島素分泌不足。

糖尿病有許多併發症,可能會引起視網膜、腎臟、神經等小血管病變,嚴重可能引起失明及腎衰竭。也會併發大血管病變如:心臟疾病、截肢、中風等,若不即時給予適當處理,可能造成後遺症甚至導致死亡;併發症一旦發生以後,除使病人生活品質的降低,也造成家人莫大的負擔,因此減少或延緩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的發生是一大重要的課題。

近期歐洲大型糖尿病PROactive研究結果,證明口服抗糖尿病藥物「胰島素增敏劑(pioglitazone)」,可有效減緩胰島素阻抗現象,被認為是具有保護胰臟β細胞的功能,達到控制血糖,且降低心臟病所引發的致死率、心肌梗塞以及中風之風險達16%,讓糖尿病患遠離心血管疾病之威脅。

黃天祥教授提醒民眾,糖尿病患要特別注意飲食,尤其夏季水份流失較快,容易導致脫水症狀,適時補充水分,並且遵從醫囑,切勿自行停藥,聽信坊間秘方,將血糖控制在正常值範圍,才能有效遠離併發症。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61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寶寶出現發展遲緩,多數原因不明,但約25%多是因遺傳、先天疾病、後天疾病或家庭環境刺激等因素造成;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指出,若發現寶寶在語言、動作、認知或人際互動上等發展面,都大幅落後同年齡的小孩,就可能是發展遲緩所造成,家長們應提高警覺。 及早發現及早療育 讓孩子跟上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有效預防流感的方式就是接種疫苗,對於健康成人而言,保護效果可達70%至90%,且也能減少老年人50%至60%流感併發重症風險;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家醫科醫師洪惠芳表示,今年流感疫苗於10月1號開始施打,只要施打兩周後就能開始產生保護力,因此民眾切勿等到媒體報導疫情才施打,...

閱讀詳情 »

我們臉上難免都會有一些看了礙眼、但除掉又麻煩的痣!一病患到醫院處理他鼻頭旁邊又凸又大的痣,被拍製成影片上傳至Youtube,讓我們清楚看到原來是這樣處理的... 0:20處醫生用刀子一刀一刀的將痣切下來,再用粗線傷口處一針一針縫合起來,其實就是這麼簡單的步驟,卻讓人看的心驚膽顫阿,因為醫生切的不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久站久坐,長期使用電腦的上班族、低頭使用手機的寶可夢族,姿勢不良或疲勞而出現肩頸痠痛、下背痛的患者,到醫院看病時,有時復健科醫師或物理治療師,可能使用低週波治療器進行治療。 輸入體內 能放鬆肌肉、舒緩痠痛 「低週波治療器」可將電流利用患者皮膚上的黏貼電極,傳到患者體內進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