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過敏,是因為生活太乾淨?

過敏,是因為生活太乾淨?

pic:bbc

過敏,是因為生活太乾淨?

人們的眼中,似乎所有微生物都是有害的,因而各種清潔劑應運而生,比如香皂可以殺菌,家用清潔劑能殺死99.9%的細菌。根據bbc報導有些科學家認為,家裡太乾淨反而不是好事,因為可能引發哮喘或過敏。那麼,應該怎樣在乾淨和與細菌共處之間尋找平衡呢?

 

德國醫生羅伯特.科赫(Robert Koch)- - 自19世紀後期我們已經知道,某些細菌會引起特定疾病。此後,通過改進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人們的健康狀況已經大幅改善。

其實每個健康人身上都有超過100 萬億個病毒、細菌、真菌等微生物,人體和這些微生物之間的複雜相互作用直接或間接的促進我們更好的適應所生存的環境。

過敏,是因為生活太乾淨?

pic:bbc

這些微生物亦敵亦友。

 

「友」表現在它們可以調節人體免疫系統,幫助免疫系統發育成熟,並且通過「神經-免疫-內分泌網絡」調控人體其他生理機能,正常菌群還能夠幫助機體抵抗各種致病菌的入侵。

 

「敵」則表現在,一旦人體和微生物之間的共生平衡被打破,機體就可能出現各種病症。

 

衛生條件的改善,客觀上降低了人類罹患各種傳染性疾病的風險。但乾淨過度,談「菌」色變,使用各種抗生素、消毒劑對一切微生物宣戰就有點矯枉過正了。

 

「衛生假說」還有許多值得完善的地方,同時也有其他理論被提出用以解釋過敏性疾病的流行。

 

例如:室溫、濕度升高利於塵蟎等室內過敏原滋生,而人們生活習慣改變,戶外運動減少,增加了和室內過敏原接觸的機會,還有精神壓力、污染、遺傳因素等等,都可能是導致過敏性疾病越來越普遍的原因。

 

越病越強壯

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生物學家伊卡. 漢斯基(Ilkka Hanski)說,關鍵是要經常出門,在森林裡多待一段時間。讓你的孩子在能夠接觸土壤和植被的地方玩耍,那裏有豐富的益生菌。

過敏,是因為生活太乾淨?

pic:bbc

所以說,小時候玩玩泥巴,接觸一些小貓小狗,「臟一點」讓免疫系統得到足夠的鍛煉的機會,長大後身體不至於遇到一點異物就大動干戈,這樣人體會更健康也不一定呢。

 

研究也證實了這些好處。在不過分乾淨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過敏和哮喘的發病率往往較低。某些細菌還會主動保護我們免受腸道疾病的侵擾,甚至有助於抵抗某些類型的焦慮和抑鬱。

 

via:bbc丁香園

小編整理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身體偶有不適或是出現輕微傷口,許多民眾會自行購買指示藥品(市售成藥)而沒有就醫診治,不過要特別注意,未經診治服用止痛藥,很可能會有嚴重藥物過敏。一名男子因為扭傷疼痛難耐,服用止痛藥,卻出現皮膚紅腫等現象,就醫確診為致命皮膚藥物過敏反應,差點危害生命。財團法人藥害救濟基金會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40歲男性DIY綁線去除腹股溝息肉,數天後息肉紅腫疼痛急就醫!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皮膚科潘企岳主任表示,自行綁線、拔除或剪除,恐造成息肉缺血性壞死,若未及時就醫恐引起局部組織感染或血流不止。息肉好發30歲以上 數量可達百顆潘企岳表示,皮膚息肉又叫做垂疣,台語俗稱懶散...

閱讀詳情 »

如果出現反覆頭痛、視覺障礙,甚至內分泌功能障礙等臨床症狀,小心可能是腦下垂體腫瘤惹禍!隨著醫療技術進步,透過「鼻內視鏡」技術與「電磁立體定位導航系統」,可以成功經鼻孔切除顱底腦下垂體腫瘤,沒有任何傷口,患者復原快。 耳鼻喉科蘇旺裕醫師表示,鼻內視鏡的微創應用已經非常廣泛。(圖片提供/台北慈濟醫院)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近期天氣變化大,流感疫情亦持續升溫,病毒性腸胃炎也不可輕忽。依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資料監測,高雄市類流感及急性腹瀉急診就診率皆呈現上升趨勢,甚至高於全台灣均值;對此,高雄市府衛生局呼籲民眾要注意防範,並接種疫苗積極預防。勤洗手、戴口罩 落實正確衛生禮節防傳染由於天氣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