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尿病控制不佳 小心誘發神經病變

糖尿病控制不佳 小心誘發神經病變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在台灣,糖尿病人口已超過150萬人,當血糖控制不佳,不僅會影響眼睛、腎臟、心血管系統等,也可能產生多種系統的併發症,像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就屬於常見併發症中的一種,影響約50%糖尿病病患;衛生福利部花蓮醫院內科醫師吳一葦指出,患者會感到劇烈疼痛、麻木、足部潰瘍等,增加日後截肢風險,且約20%至30%病患會因病變引發的疼痛造成行動不便。

第二型糖尿病病患 應接受神經病變篩檢

其實根據研究指出,只要透過適當照護以及病患衛教,占一半以上足部潰瘍和末期神經病變是能有效避免;吳一葦醫師表示,因此第一型糖尿病患,應在五年後進行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的相關篩檢,而第二型糖尿病病患確診,或屬於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卻已有周邊神經病變的症狀,則應直接接受篩檢較佳。

透過調整生活方式 有助減緩病情惡化

若確診為周邊神經病變或高危險群的患者,除了透過控制血糖,也應調整生活方式,幫助減緩病情惡化;吳一葦醫師指出,病患也可透過運動來幫助改善血糖及周邊神經病變的症狀,並建議一年接受一次詳細足部檢查,並了解日常足部照護方法,若已經因周邊神經病變造成疼痛的病患,則可採以藥物控制,幫助減緩病症。

建立良好醫病關係 有效預防併發症

傳統糖尿病自我管理衛教,通常是知識和技巧的教育,但近年來強調由病人主導整個照護過程,並由醫療團隊從中協助達成目標;吳一葦醫師表示,透過和醫師、護理師、營養師等醫療團隊討論,依照自己喜好訂定目標並達成的醫療方式,根據研究顯示,除了能幫助病人了解糖尿病知識與自我照護行為,也能改善體重與生活品質,因此建立良好的醫病合作關係,不僅能幫助病患提升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能有效預防糖尿病帶來的併發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00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楊芷晴/新北報導】年逾60歲的張先生有多年攝護腺肥大病史,這段期間斷斷續續服藥治療,排尿雖有些不順,但並不以為意,直到近來天氣變冷,感冒吃藥、又小酌幾杯取暖,未料半夜起床竟無法解尿且腹脹難忍,急忙至醫院急診、插尿管,檢查發現攝護腺肥大阻塞已導致膀胱脹大變形,併發2個猶如袋子般的憩室,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近來寒流報到,各地氣溜滑梯,吃一碗當歸鴨、十全藥燉排骨、麻油雞、薑母鴨及羊肉爐等藥膳料理,全身暖呼呼,這些都是補冬食材,透過中藥材的功效達到滋補、調整體質的目標。食藥署提醒民眾別忘了,中藥也是「藥」,會與西藥產生交互作用,可能會導致藥效過強或減弱,千萬別中西藥一同服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趁過年出國玩,若水土不服,吃壞肚子,可是大掃興!出國旅行最容易發生腹瀉,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腹瀉時要避免脫水,應適時補充水分,若腹瀉頻繁,似水或帶血,或者持續3天以上,應尋求醫療幫助。如果要避免腹瀉,不妨看看WHO旅行食安5招。旅行小心腹瀉 多是病原菌汙染根據美國疾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加入公司是為了好產品,會留下來是因為人。」吉立亞醫藥臺灣分公司連獲2019年國家新創獎與十大企業金炬獎,這間強調「多元共融」的藥廠,參與LGBT多元族群日,資助愛滋、C肝公衛計畫,吉立亞醫藥臺灣分公司總經理彭國書表示,應拋棄成見去理解、交流和聲援,尤其愛滋與C肝患者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