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尿病控制不佳 小心誘發神經病變

糖尿病控制不佳 小心誘發神經病變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在台灣,糖尿病人口已超過150萬人,當血糖控制不佳,不僅會影響眼睛、腎臟、心血管系統等,也可能產生多種系統的併發症,像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就屬於常見併發症中的一種,影響約50%糖尿病病患;衛生福利部花蓮醫院內科醫師吳一葦指出,患者會感到劇烈疼痛、麻木、足部潰瘍等,增加日後截肢風險,且約20%至30%病患會因病變引發的疼痛造成行動不便。

第二型糖尿病病患 應接受神經病變篩檢

其實根據研究指出,只要透過適當照護以及病患衛教,占一半以上足部潰瘍和末期神經病變是能有效避免;吳一葦醫師表示,因此第一型糖尿病患,應在五年後進行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的相關篩檢,而第二型糖尿病病患確診,或屬於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卻已有周邊神經病變的症狀,則應直接接受篩檢較佳。

透過調整生活方式 有助減緩病情惡化

若確診為周邊神經病變或高危險群的患者,除了透過控制血糖,也應調整生活方式,幫助減緩病情惡化;吳一葦醫師指出,病患也可透過運動來幫助改善血糖及周邊神經病變的症狀,並建議一年接受一次詳細足部檢查,並了解日常足部照護方法,若已經因周邊神經病變造成疼痛的病患,則可採以藥物控制,幫助減緩病症。

建立良好醫病關係 有效預防併發症

傳統糖尿病自我管理衛教,通常是知識和技巧的教育,但近年來強調由病人主導整個照護過程,並由醫療團隊從中協助達成目標;吳一葦醫師表示,透過和醫師、護理師、營養師等醫療團隊討論,依照自己喜好訂定目標並達成的醫療方式,根據研究顯示,除了能幫助病人了解糖尿病知識與自我照護行為,也能改善體重與生活品質,因此建立良好的醫病合作關係,不僅能幫助病患提升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能有效預防糖尿病帶來的併發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00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現年79歲的知名中醫師李深浦耳聰目明,看上去比實際年紀年輕很多,完全看不出老態,目前仍然持續為病人看診。快八十歳的他,在滑雪場上飆起速來,連年輕人也自嘆不如。他自有一套私房養生保健秘笈,如他自創的「平衡禪」抗老祕方,每天早上起床都會做半小時,打坐半小時,促進腸胃、腦部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婦女有子宮肌瘤莫輕忽,若有症狀就應該治療!一名40幾歲婦女因經期出血量過大,每次月經來潮就到急診輸血,血紅素濃度掉到正常人的一半,健康情況很差,外表比實際年齡還老10歲。醫師超音波檢查後發現,患者有1個12公分大的子宮肌瘤,她卻不想治療,最後輸血過多竟發生過敏反應,差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雖日前已過「立秋」,但此時空氣乾燥,氣溫仍偏高,俗稱「秋老虎」,身體容易疲倦、乏力等,尤其是在大太陽底下工作、頻繁的進出冷氣房,人體體溫無法調解,容易產生頭暈、噁心等症狀;尤其在激烈運動後,往往肌肉痠痛,但若疼痛越來越嚴重,就必須小心「橫紋肌溶解症」,嚴重會導致腎臟機能損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俗稱「血癌」的白血病,需要透過異體移植才能救命,慈濟骨髓資料庫每年配對成功、完成捐贈的造血幹細胞,約有三、四百例。臺中慈濟醫院癌症中心主任高瑞和表示,目前慈濟骨髓資料庫已經建檔的志願捐贈者資料,高達四十二萬筆,但仍會隨著志願捐贈者到達年齡上限,必須刪除而減少。治療白血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