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尿病有機會不吃藥緩解 生活型態改變是關鍵

糖尿病有機會不吃藥緩解 生活型態改變是關鍵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40歲的江先生小腿受傷,三個月來傷口始終無法完全癒合,所以至門診求診,抽血檢驗後才發現原來他已罹患糖尿病。江先生進行3個月的基礎胰島素治療,再加上半年來積極飲食與運動控制,糖化血色素已從原本的13.6%大幅下降至5.6%(糖尿病診斷標準為大於6.5%;正常標準為小於5.7%)。目前已經可以不用靠任何藥物,血糖都能維持在正常範圍內,對江先生而言,既可以不用吃藥,也可以不用擔心糖尿病併發症,等同於糖尿病已經好了。

針對糖尿病究竟是否能被治癒?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王舜禾指出,雖糖尿病無法被治癒,但其實卻有機會能獲得緩解,回復到不需服藥的狀態,只需靠著飲食及生活型態的改變,有效控制血糖。

緩解糖尿病關鍵 看胰島β細胞剩餘能力

過去研究指出,第二型糖尿病的肥胖病人,因他們胰島素分泌能力還有一定程度尚存,所以在大幅減重後,仍有機會達到舒緩,且同時能有效改善脂肪肝、性功能及減少心血管等風險;王舜禾醫師表示,而緩解的關鍵就在於胰島β細胞剩餘的能力,通常被診斷出糖尿病時,體內殘存的胰島β細胞分泌能力可能已剩原來一半。

長期血糖控制不佳 緩解機會恐渺茫

王舜禾醫師進一步說明,因此若屬於高血糖已久的病友們,且並未持續控制好血糖,這時胰島細胞就會處於超時工作狀態。尤其這時血糖控制不佳的病有,服用的口服降血糖藥物可能已經三或四種以上,甚至已開始使用多段胰島素,相對身體殘存的胰島素分泌能力可能不會太高,也降低緩解機會。

調整生活型態 降低糖尿病復發機會

若能早期介入改善生活型態,有效控制血糖,就能提高緩解機會,即使無法達到緩解狀態,也能減少服用藥物。王舜禾醫師呼籲,對於初期糖尿病患者雖有機會緩解,但不代表痊癒,因此仍得透過平時適時的運動,且控制飲食等調整生活型態,才能避免糖尿病再次復發。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62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家裡有失智症病患不僅對於患者而言得承受疾病折磨,對於照顧家屬來說更是一場長期抗戰,尤其台灣老化及失智人口持續攀升,其中根據衛福部統計,花蓮縣失智人口推估約4千4百多人,為了讓民眾與家屬更深入認識失智症,門諾醫院與壽豐分院失智共照中心近年來積極推動衛教及宣導活動,讓更多民...

閱讀詳情 »

近幾年大家的運動目的,已不像過往是以減脂為主,而是想要追求更高極限的自己,因應著這樣的熱潮,運動保健食品的趨勢也不單只為了瘦身,甩開體脂肪為主,而是融入幫助恢復、增加肌力與爆發力、延長運動時間等等訴求,但這些保健食品你都了解嗎? 過去好食課也有整理過乳清蛋白的差異,而這次就和大家分享目前最熱門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不少女性在新冠疫苗接種後,出現大出血、亂經等現象,婦科主治醫師韓健明呼籲所有女性,「妳不孤單,但也不用怕。」在這個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時候,好不容易各家藥廠的疫苗紛紛開始研發後量產,各國也開始努力衝高疫苗接種率,但接種疫苗後好像偶爾會有一些預期之外的反應? 接種疫苗發生月經異...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以《犀利人妻》走紅的女星朱芯儀,在36歲時於YouTube上分享自己的狀況。她用平靜的語氣說自己確定罹患乳癌第2至3期,因為有轉移到淋巴,必須做全身性的治療。 不是高危險群 還是有可能罹患乳癌 在38婦女節以及她的36歲生日的當天,她細數自己過去察覺到的不對勁,包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