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時代雜誌》年度10大健康攻略:第二型糖尿病居首!10大健康攻略,以及控血糖5招快筆記...

《時代雜誌》年度10大健康攻略:第二型糖尿病居首!10大健康攻略,以及控血糖5招快筆記...

糖尿病雖然不是絕症,但是,併發多種慢性疾病卻猝不及防!糖尿病是台灣的十大死因之一,每年近萬人因糖尿病死亡,平均每55分鐘就奪走一條人命!尤其幾乎佔糖尿病患者9成的第二型糖尿病人數,持續快速增加,且有年輕化趨勢,令人人擔心提早產生併發症。迎接新的一年到來,美國《時代》(TIME)報導,美國醫學協會(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提出10大健康攻略,第二型糖尿病即名列第一位。

《時代雜誌》年度10大健康攻略:第二型糖尿病居首!10大健康攻略,以及控血糖5招快筆記...

第二型糖尿病又稱為「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及「成年型糖尿病」,患者本身能夠分泌胰島素,但分泌量不足或是周邊組織對胰島素產生抗性,以致於胰島素不能被身體利用,因此無法有效控制血糖。第二型糖尿病主要發病因素是因長期生活飲食習慣不良所致,包括:飲食大量食用精緻碳水化合物及容易產生大量糖分的食物時,容易使得第二型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加。而孩童和青少年熱量過度攝取、缺乏運動和體重超標,也使近年來孩童和青少年的第二型糖尿病比例已高於第一型糖尿病。

糖尿病與高血壓、高血脂、腹部肥胖,相互有一定的關聯性,當糖尿病病狀出現時,容易併發其他疾病,例如心血管疾病、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腎臟病變、足部組織壞死以致截肢等。因此遠離糖尿病風險,被國內外醫學界視為養生保健的首要之務。

美國醫學協會:第二型糖尿病為保健之首

新的一年即將來臨,根據美國《時代》(TIME)報導,美國醫學協會(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提出10大健康攻略,以有效、長久改善人們健康,並且將第二型糖尿病列為保健之首!

1.了解自己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

在美國有四分之一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未被確診,醫療單位呼籲確實自我檢測,以早日發現並治療。

2.積極地運動:

運動是遠離許多疾病的上策,建議成人每週進行150分鐘的中度運動或75分鐘的劇烈有氧運動,以及至少兩次的肌力訓練。

3.了解自己的血壓:

高血壓會導致增加中風、心臟病的風險,因此時時刻刻量測、控制血壓是有必要的。

4.少吃加工食品:

食用高度加工的食物,同時也吃進了糖、鹽、脂肪和化學物質,會導致體重增加及罹患慢性疾病風險。

5.按照醫師指示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濫用的後果可能造成細菌的抗藥性,會讓細菌越來越強大,產生「超級細菌」,也會讓我們的身體增加耐藥性。

《時代雜誌》年度10大健康攻略:第二型糖尿病居首!10大健康攻略,以及控血糖5招快筆記...

美國醫療單位呼籲確實自我檢測,了解自己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

《時代雜誌》年度10大健康攻略:第二型糖尿病居首!10大健康攻略,以及控血糖5招快筆記...

過重及肥胖的糖尿病人應適度減重,以降低胰島素阻抗的程度。

6.適量飲酒:

《美國飲食指南》建議女性每天飲酒不超過一杯,男性每天不超過兩杯,過量可能導致認知能力下降及癌症等健康問題。

7.戒菸:

吸菸不僅提高肺癌的風險,也可能導致心臟病和其他癌症。

8.正確處理沒用完的藥物:

亂丟藥物對環境是一種危害,沒用完的藥物,正確處理方式是拿到醫院或藥局回收。

9.確保自己和家人接種最新疫苗:

接種疫苗是預防流感或其他流行性疾病的最佳方式之一,不僅確保自身健康,也能降低傳染給他人的機會。

10.管理壓力:

長期累積壓力可能會威脅到心理及認知健康,因此找到適當的紓壓管道非常重要。

肥胖會增加第二型糖尿病罹患機率

值得一提的是,糖尿病為美國最普遍的慢性病之一,約有3,000萬美國人有糖尿病困擾,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統計約有四分之一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未被確診,因此醫學界將之視為最重大的健康警訊,提醒民眾做自我檢測以了解罹病風險。

美國糖尿病協會(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指出,肥胖會增加罹患第二型型糖尿病的風險,大部分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過重或是肥胖,這會導致胰島素阻抗的情形,因此建議過重及肥胖的糖尿病人應適度減重,以降低胰島素阻抗的程度。

《時代雜誌》年度10大健康攻略:第二型糖尿病居首!10大健康攻略,以及控血糖5招快筆記...

減重及健康飲食是遠離糖尿病的併發症威脅的重要關鍵。

5招控制血糖,避免後續併發症

根據國內國健署統計,糖尿病在全國10大死因排行第5,目前已超過200萬名患者,每年約增加2萬5千人,平均每小時就有1人死於糖尿病,若沒有將病情控制好,恐引發全身性大、小血管及神經等病變,產生中風、心臟病、腎臟病、視網膜病變、足部壞死進而截肢等併發症;國健署提供控糖5招,期望病友從生活做起,遠離糖尿病的併發症威脅。

1. 體重控制:

在營養師指導下,進行體重控制,或參加病友團體,揪團減重。

2. 規律運動:

建議每週至少有150分鐘的活動,但要注意潛藏的危險,如跌倒、脫水等,而且要特別注意足部的保養,此外,運動前先做血糖自我監測,以避免低血糖的發生。

3. 規律服藥:

依照醫師指示按時服藥,如果在治療期間有更換醫師,務必告知新的醫師目前有在服藥,才不會讓不同的藥物交錯影響,或是干擾血糖控制。

4. 健康飲食:

請教醫師及營養師,依自己的身高、體重、性別、年齡和病情,共同討論出適合個人的飲食計畫,並以「均衡飲食」為基礎,以每餐攝取固定醣量和高纖、適量油脂攝取等方式,達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5. 血糖自我監測:

除了定期回診檢查外,應接受醫療人員所建議之方式監測血糖,藉以瞭解不同食物、體能活動與抗糖尿病藥物等之間的相互關係,也可依監測結果與照護人員討論,有助於自己的管控方式。

糖尿病是複雜性慢性疾病,病友應定期接受治療與追蹤,並學習保持良好生活型態,嚴格控管血糖,是延緩並避免併發症產生的不二法門。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80/7133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戒菸除了靠意志力,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克服心理壓力。嘉義大林慈濟醫院的清新戒菸班,藉由運動及心理課程,有效提高戒菸成功率。為期一個月的課程中,一位42歲陳先生已成功邁向戒菸之路,他說:「為了活命,戒菸是明智的選擇。」抽菸抽到住加護病房家住雲林縣的陳先生,從年輕二十幾歲就開...

閱讀詳情 »

(醫美時尚 No.123)撰文/許乃文.整理/高芷瑩2013年台灣睡眠醫學學會調查,平均每5人就有1人失眠!您是其中一個嗎?曾幾何時,好好睡上一覺似乎成為現代人的一種奢求。本期專欄,就心理治療師的角度,與大家分享睡前放鬆、瑜伽練習對失眠的幫助,讓您睡到自然醒,身心靈獲得滿滿的能量。失眠就要吃藥嗎?幾...

閱讀詳情 »

為什麼「已經少吃還是一直發胖」、「每天運動小腹還是很大」?日本減重醫師岡部正指出,18歲以後增加的體重(男性以20歲計算),幾乎都是「脂肪」!「現在的體重-18歲的體重=你的脂肪重量」,假如你現在的體重比18歲時重(男性重10公斤,女性增加8公斤以上),你的健康狀態已達到「危險等級」! 減肥必須找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38歲女性罹患子宮肌瘤,每次月經來都過量,需要跑醫院輸血,就醫檢查發現子宮內有一顆黏膜下肌瘤、多顆肌層內肌瘤,長期貧血的結果,血紅素掉到僅5g/dl,使用傳統藥物治療都無效,經醫師建議使用新型黃體素接受器調節劑,第一個月血紅素就提升至8g/dl,第二個月已經回到正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